平遙國際影展分享40年創作心得 陳凱歌:“一切莫過于情真”
“我既不是大師,也不是老師,你們才是自己的老師。”9月24日晚,第八屆平遙國際影展迎來陳凱歌電影大師班。面對年輕學子,陳凱歌回憶起他40年前的導演首作《黃土地》,勉勵年輕人以認真的態度從事創作。
《黃土地》表現土地與人的關系
“我看在座的基本都是年輕學子,向你們致敬!中國電影的未來屬于你們。”大師班剛開始,陳凱歌向觀眾問好,隨即聊起當年他拍攝《黃土地》的背景。陳凱歌回憶,當年他帶領幾位主創去黃陵縣采風,到達黃帝陵時已近黃昏,赫然見一塊石碑上寫“文官到此下轎,武官到此下馬”,心生畏懼之心,低著頭一步步走到黃帝陵。又看到寬廣博大的黃河平靜地流淌,看到當地貧窮但擁有強大生命力的百姓,深刻感受到土地與人的關系:土地孕育、滋養人,同時也壓抑、束縛了人。這就是《黃土地》的主題。
35萬元拍了部電影
“我們拍《黃土地》的時候是玩著拍的,沒有純粹把它當成一項工作來做,對很多事情充滿了興趣。那個狀態難得,但也是轉瞬即逝的。”陳凱歌說,當時整個劇組就兩輛車,一輛給攝影,其他人都上另一輛。“拍下來花了35萬塊錢,那時覺得很貴,35萬拍一個電影,不得了,今天看就不算什么事情了。”
“《黃土地》是40年前拍的,但回想起來就跟昨天的事似的。”大師班現場,演員王學圻回憶起當年的拍攝趣事和他眼里的陳凱歌。當時膠片珍貴,每個鏡頭都得“拉尺度”。王學圻邊比畫邊講:“凱歌那時候老說你來幫我拉尺度,他拿著秒表,讓我從門口挑水進來,倒進水缸,看要多少秒,然后換算成多少尺、要多少膠片,再算出每個鏡頭能拍幾遍,如果多拍了,就算超支。好幾百個鏡頭!每個鏡頭都要一個一個算。”王學圻還透露,片尾翠巧劃船出走,戴的頭巾用的是陳凱歌的洗臉巾,因為當時沒找到合適的道具。
拍電影必須不失赤子之心
作為標志著第五代導演真正崛起的作品,《黃土地》當年上映確有石破天驚之感。影片現代化的電影語言震驚世界影壇:沒想到經過長時間的封閉之后,中國內地還能拍出表達如此深邃、風格如此突破的電影。身為第六代導演代表的賈樟柯說,《黃土地》曾帶給包括他在內的許多中國導演共同的美好回憶。
當被問及這樣的創作從何而來時,陳凱歌坦言,所謂現代感與詩意,都是很難言說的,可遇而不可尋。“我相信所有導演都一樣,在創作中有很多痛苦彷徨的時刻,其實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的時刻,這才成就了你的作品的獨特性。電影語言需要花好多時間內省。心里想明白的時候,可能說不出來,但是能拍出來,這是有可能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讓我們的內心是有想象力的。沒有想象力,就永遠沒辦法突破。”
靈感不一定隨時降臨,但認真的態度卻可以一直保持。陳凱歌說,當時拍一場女演員挑水的戲,他聽見有人在后頭喊停。“除了導演誰能喊停?但是他喊了。他說,桶里的水不夠多,看著真假,于是我們就重新倒水,重新拍。”陳凱歌說,拍了這么多年電影,最大的體會是,一切莫過于情真。“搞電影創作的人,必須不失赤子之心。一旦開始算計,一定有人能看出來。”(北京日報 袁云兒)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