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個碳匯生態產品框架協議簽訂
河南首個碳匯生態產品框架協議簽訂
省市合作 提高“雙碳”產業活力
吸收并儲存二氧化碳的森林將迎來好“錢”景。7月30日,河南省首個關于碳匯生態產品的框架協議《關于合作推進自然資源領域碳匯能力提升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信陽簽訂。
該協議由信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與河南省自然資源監測和國土整治院、河南省環保聯合會、河南省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有限公司簽訂,將以推進自然資源領域碳匯能力提升為目標,在推進礦山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綠色低碳協同增效、深入挖掘自然資源領域涉碳項目的減碳增匯潛力,以及開發信陽本地碳匯生態產品、探索碳匯生態補償機制與相關平臺搭建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所謂碳匯生態產品,是指生態系統為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而提供的新興生態產品,通過將不同生態系統碳匯開發為可備案可管理的碳匯產品,以備后續的一系列價值實現。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不僅有助于減排增匯,也能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贏。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構建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健全碳市場交易制度、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制度,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此次碳匯生態產品框架協議的簽訂,是我省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行動。該協議以提升自然資源領域碳匯能力為目標,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生態保護修復、國有儲備林等涉碳項目為切入點,著力構建綠色低碳體系,探索碳匯價值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方式,提高“雙碳”產業活力。
“這標志著省市合作推進‘雙碳’工作邁上新起點。”省自然資源監測和國土整治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充分發揮合作各方資金、技術和資源優勢,深入挖掘信陽碳匯儲量及增量,開發本土碳匯生態產品,建立健全碳市場交易機制,助力碳匯交易平臺建設,促進綠水青山的自然財富、生態財富進一步轉化為社會財富、經濟財富。(記者 趙一帆 通訊員 李彬)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