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藝溫暖街坊鄰里
駐馬店網訊(記者 王永良)7月7日上午,記者在市區文化路與駿馬路交叉口東北角采訪時,聽到叮叮當當的聲響,順著聲音尋去,在一間不起眼的白鐵皮加工鋪看到,一位戴著老花鏡的老人拿著錘子在專心地敲打鍋底。
剪底。
“鍋底換好了,拿回去試用一下,如果不漏水了再給錢也不遲。”老人仔細檢查后對顧客說。
記者了解到,老人叫王廣朝,今年78歲,從事補鍋行當已有26個年頭。
因為喜愛所以堅持
相比其他廚具,鍋在廚房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0世紀八九十年代,生活水平有限,補鍋匠的生意特別好。”王廣朝告訴記者,“當時補個鍋三五元錢,一天忙活下來能賺十幾元錢,這屬于比較高的收入了。”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壓鍋、電飯煲等炊具不斷更新換代。曾經紅極一時的補鍋師傅大多不見了蹤影,王廣朝則是因為喜愛這項技術,一直堅持干到現在。
扣邊。
王廣朝告訴記者,他修鍋底是自學成才。沒退休之前,王廣朝在駐馬店卷煙廠發酵室工作,經常參與維修發酵車間的熱力管道,掌握一些鐵皮加工技術。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所居住的小區有幾個鄰居找到他,說家里的鋁鍋鍋底被燒穿了,希望能夠幫忙更換一下鍋底。“當時我并沒有修補過鍋底,考慮到大家的心情,就應了下來。我從市場上買來鋁皮后按照鍋底尺寸琢磨著更換,沒想到成功了。”王廣朝說,從那以后,經常有街坊鄰居找他修補鍋底和其他廚具。
翻邊。
1992年退休后,王廣朝就在市區文化路與駿馬路交叉口東北角租一間門店干起了專業修鍋底的營生,這一干就是26年。
因市民信賴而不忍放棄
采訪中,一名市民拿來一個鋁鍋讓王廣朝換鍋底。“只用了半年,丟掉太可惜了。”該市民對記者說,他非常信賴王師傅的手藝。二十多年來,只要他家的鍋燒壞了,就拿到王師傅的店里修補。
嵌合。
“補鍋底有剪底、翻邊、扣邊、嵌合這幾個步驟,換鍋底時要用巧勁,不然容易把鍋底的邊砸毛,補好了鍋底也會漏水。”王廣朝一邊說,一邊嫻熟地將壞鍋底剪掉,拿出事先做好的新鍋底和舊鍋扣在一起,開始敲打壓縫。整個過程沒有使用任何膠質和熱源焊接,全憑手工完成。
王廣朝說,孩子們勸他不要干了,但他舍不得放棄這個手藝。“來找我補鍋的老朋友說,我要是不干了,就找不到地方補鍋了。再堅持幾年吧,為街坊鄰居服務,挺好的。”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