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鄉鄰我的親
□ 陳 健
老家的人給我打電話,說孫大伯不在了。我的心里難過了好長一段時間。
孫大伯是我老家的東鄰。打我記事起,他的老婆就走了,他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著兩個孩子。平時做飯,鍋里常常蒸的一半是黑窩窩頭,一半是白面饃,黑窩窩頭自己吃,白面饃是留給孩子吃的。隨著兩個孩子逐漸長大,孫大伯也慢慢蒼老了。前些年,孫大伯的大兒子把他接到了縣城。
我小時候最愛翻過自家院墻找孫大伯,聽他講《牛郎織女》《老猴精》《嫦娥奔月》等故事,在那個文化匱乏的年代,極大地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我現在愛好文學大概也基于此。
孫大伯在縣城住不習慣,時常回老宅,每次回來都要到我家坐坐,嘮嘮家常,對我父母說:“縣城有人跟小坤(我的乳名)的腿一樣,都會騎自行車,我看呀,小坤也管學會。”因為在我1歲多時患小兒麻痹癥,左腿落下了殘疾。孫大伯說這話,給了我學騎自行車的勇氣。后來,在哥哥的幫助下,不到一個下午的時間就學會了,算是真正開啟了我的人生之路吧!
那時候,我就立志通過寫作創造美好生活。每次到縣城廣播站送稿子,我都去看看孫大伯。見到我,孫大伯總會說,又來送報稿啊!我也總是點頭應答,沒有一絲生分之氣。孫大伯住的小屋就成了我每次到縣城的落腳點。晚上,吃著孫大伯特意為我準備的飯菜,暢聊著美好的未來,現在想起感慨萬端,這份恩情只能永遠銘記在心了。
小時候的日子都是艱澀而貧窮的,能夠吃上一頓餃子就像過年一樣興奮,但我的好鄉鄰只要做好吃的都會毫不猶豫地分享。東邊隔門鄰居的女主人是淮河南岸嫁過來的,聲音特別洪亮,口音特別重,“她只要一說話,半個莊子的人都能聽見”,因此老家與她同輩的人都好逗她,小孩子都管她叫蠻大娘。蠻大娘為人實誠、心眼兒好,老老少少都愛跟她玩,但凡家里包了餃子,總少不了送一碗。西邊的隔門鄰居“老隊長”,我們兄弟姊妹喊他舅爺,他家只要改善伙食,舅奶都讓我們小孩子過去打打牙祭。
原來“三夏”時節最難熬,搶收插秧連軸轉,我們兄弟姊妹尚小,大多在學校念書,家里就父母兩個勞動力。每年這個節點,父母只能請人幫忙。都是鄉里鄉親的,只要上門請,就是騰時間也來幫忙。麥稻在場忙著打的時候,看著快下雨了,鄉親們不用招呼,一個個拿著掃帚、刮板、木锨等物件趕忙來搭把手,不能讓到手的糧食被糟蹋了,幫忙如同干自家農活兒一樣賣力。農人誰不知道,“三夏”時光貴如金。
而今,我離開生我養我的故土快30年了,但那些古道熱腸、淳樸善良鄉鄰的音容笑貌總浮現在我的腦海。每每回味,總感到是那么可親可敬。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