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熟了 農民笑了
摘要:為確保小麥及時收割、不誤農時,汝南縣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化保障作用,協調動員各方力量,迅速掀起麥收高潮,全力保障小麥機收順利展開,確保小麥“豐收在望”變“豐收到手”。收割、裝車、打捆……流水線一般的作業,演繹出一部部麥收大片。
記者 席虎成 鄧丹華 通訊員 張 萌
金色田野千重浪,農機隆隆收麥忙。“三夏”時節,汝南縣廣袤的田野上,飽滿的麥穗隨風搖曳,收割機、摟草機、打捆機、農用拖拉機等不停地忙碌著,一幅夏收繁忙的豐收圖景徐徐展開。
近日,走進汝南縣三橋鎮殷店村,陣陣微風吹過,空氣中的麥香味兒讓人陶醉,隨處可見風吹麥浪的田野風光。在收割機的陣陣轟鳴聲中,一排排小麥整齊倒下,麥穗被卷入機“腹”中脫粒,待收割機“滿腹”后,一股股麥流從出糧口傾瀉而下,流入拖拉機的車斗。
“麥收過后,村里協調的有摟草機、打捆機,秸桿清理以后,對老百姓有好處,種玉米也不生蟲了。”東官莊鎮郭莊村村民郭新亮說。秸稈打捆離田,全程機械化,既減少了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影響,又對秋季糧食增產有好處。
在汝南縣東官莊鎮郭莊村田間地頭,一臺臺秸稈打捆機來回穿梭在金色麥田中,忙著摟撿、壓實、打捆。經過專業機械打包,原本雜亂零散的秸稈變成了一捆捆長方形草垛,整齊地散落在田地里,成為汝南縣“三夏”生產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今年的小麥長勢很好,顆粒飽滿,預計1畝地能收1000多斤。”東官莊鎮王和店村負責人說,現在全是機械化作業,平均10分鐘便能收獲一畝小麥。從手工割麥到機器割麥,不用彎腰的麥收,讓農民挺直了腰桿、笑彎了腰。
為確保小麥及時收割、不誤農時,汝南縣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化保障作用,協調動員各方力量,迅速掀起麥收高潮,全力保障小麥機收順利展開,確保小麥“豐收在望”變“豐收到手”。
收割、裝車、打捆……流水線一般的作業,演繹出一部部麥收大片。麥子熟了,農民笑了,豐收的喜悅彌漫在汝南大地。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