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醫藥強省正當時·關注中醫藥新業態丨中醫藥+X=?
摘要:56%,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普及率、信任率均高于90%,中醫藥發展的群眾基礎和社會環境越來越好。一旦與新一代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將有利于更好地揭示中醫藥的科學價值、加快培育中醫藥新質生產力。中醫藥+X=?
2023年我國中醫藥行業市場規模達1.93萬億元。專家認為,中醫藥產業是極具增長力的朝陽產業,具有貫通一、二、三產,覆蓋產學研用的全產業鏈特性,蘊含著巨大的創新動能,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突破口。
□本報記者 李英華 李倩
喝一口陳皮咖啡,橘香撲鼻,新會陳皮粉均勻地灑在拿鐵表面,提神又開胃;
咬一塊山藥面包,松軟可口,黑麥面包里添加了山藥粉和核桃仁,飽腹又養生;
辦公室坐得久了腰酸背痛,去艾灸館理療一下,渾身輕松、元氣滿滿地投入接下來的工作;
打開購物軟件,面部艾灸按摩儀、黃芪面霜、中藥足浴包等含有中草藥成分的產品銷量驚人……
近年來,隨著國潮風盛行,加之老百姓對健康生活愈發重視,跟著古人學養生一時成為熱門話題,含有中草藥成分的各式各樣的新產品新業態層出不窮。古老而悠久的中醫藥,碰上新時代新生活新需求,撞出了五彩斑斕的火花。
那么,當下中醫藥新業態迎來的百花齊放大好局面從何而來?
發軔于日益強盛的文化自信。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凝聚著深邃的東方哲學智慧,蘊含了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和實踐經驗,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省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中醫藥底蘊深厚、文化燦爛,自古醫林興盛,醫圣張仲景的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確立了辨證施治原則。
契合了老百姓不生病少生病、追求健康的內在需求。“上工治未病”,中醫藥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具有“簡、便、廉、驗”的獨特優勢,中醫藥的療效在臨床實踐中有目共睹,有效契合了群眾以預防為中心、少生病不生病的健康需求。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達22.56%,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普及率、信任率均高于90%,中醫藥發展的群眾基礎和社會環境越來越好。
得益于各方面對中醫藥的重視和扶持。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陽視察醫圣祠和艾草企業時,就做好中醫藥守正創新、傳承發展工作,積極推進中醫藥科研和創新作出重要指示。作為在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中醫藥大省,河南近年來為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采取了一系列扎實舉措——頒布施行《河南省中醫藥條例》、印發《河南省“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召開高規格大會布局中醫藥強省建設、成立省中醫藥科學院提速中醫藥科技創新;成效有目共睹——中藥材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全國前列,中醫類醫療機構數量和開放床位數位居全國前列,獲批4個中醫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1個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高層次人才“星光璀璨”——國醫大師4人、全國名中醫7人、岐黃學者6人、河南省名中醫111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180人。
既有內因驅動,又有外因加持,中醫藥新產品、新業態遇到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在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下一步該如何走,才能掌握主動權?
近日舉行的數智賦能大健康產業新質生產力暨第四屆中醫藥國際發展大會也許會帶來一些啟示。會上展示的不少與中醫藥行業深度融合的智能科技成果令人矚目:“數智本草”中醫藥大模型正式發布,能幫助研究者完成中醫藥理論證據的挖掘總結;綜合性信息分析平臺“星斗云”如同中醫藥數據“圖書館”,可以通過人工智能賦能中藥研發;還有最新研發的“中醫四診智能診斷系統”,把中醫問診、脈診、舌診、面診等整合于一體,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醫療信息的整理分析。
據統計,2023年我國中醫藥行業市場規模達1.93萬億元。專家認為,中醫藥產業是極具增長力的朝陽產業,具有貫通一、二、三產,覆蓋產學研用的全產業鏈特性,蘊含著巨大的創新動能,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突破口。一旦與新一代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將有利于更好地揭示中醫藥的科學價值、加快培育中醫藥新質生產力。
我省素有“豫地無閑草”的美譽,擁有四大懷藥、禹八味、八大宛藥等道地藥材品牌,還有十大豫藥、五大優勢道地中藥材產區、六項中醫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羚銳制藥、仲景宛西、天方制藥等豫產中藥集群不斷壯大。中醫藥大省要成為中醫藥強省,河南重任在肩,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
中醫藥+X=?在傳承精華、守正創新這一催化劑作用下,奇妙的化學變化最終將產生健康生活和高質量發展兩種新物質。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