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豫“牽手”《魯豫毗鄰地區合作發展實施方案》出爐
摘要:持續提升跨河通道能力,推進京雄商高鐵黃河特大橋、濮陽至湖北陽新高速黃河特大橋、G240范縣黃河大橋、S304白堽黃河大橋等建設。在強化產業協調聯動方面,將爭創魯豫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鼓勵菏澤、聊城、濮陽等市化工、新材料等產業聯動發展,打造高端化工產業集群;
1月18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日前,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魯豫毗鄰地區合作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聚焦縱深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出臺30項舉措深化魯豫毗鄰地區交流合作。
打破行政壁壘,創新合作機制,推動要素跨區域自由流動……此次,兩個經濟大省“牽手”,在諸多領域有了合作突破。按照《實施方案》,魯豫兩省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重點在生態保護、防洪減災、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文化旅游、公共服務等領域深化合作,探索“流域+省際”區域合作新模式,打造省際毗鄰地區合作發展樣板。
豫魯毗鄰地區具體包括哪些領域?《實施方案》明確,實施范圍包括山東省聊城市、菏澤市全域以及濟寧市梁山縣、泰安市東平縣,河南省開封市、商丘市、濮陽市全域以及新鄉市長垣市,面積4.54萬平方公里。黃河干支流流經的東明縣、蘭考縣等13個縣(市、區)以及黃河故道沿線曹縣、民權縣等5縣(區)為核心區,面積2.16萬平方公里。
豫魯毗鄰地區合作發展有先天優勢。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豫魯毗鄰地區地處中原城市群與山東半島城市群交會地帶,位于黃河兩岸,地域相連、水系相通、人文相親、經濟相融。早在2021年10月,兩省發展改革委就簽署了共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合作框架協議,就推動毗鄰地區合作發展達成一致共識。
《實施方案》聚焦合力保障黃河長久安瀾、共建生態保護治理示范帶、協同推進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等9大領域提出了28項具體合作任務——
在保障黃河長久安瀾方面,將實施黃河下游防洪工程、蓄滯洪區治理提升工程、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工程等。
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圍繞落實河南、山東兩省政府簽訂的《加強交通互聯互通服務支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加快推進日蘭高鐵河南段、京雄商高鐵魯豫段建設,開展濮陽至菏澤、菏澤至徐州、菏澤至新鄉等高鐵線路規劃研究;加速推進鄄城至蘭考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盡快啟動高唐至臺前、臨清至濮陽等高速公路前期方案研究工作等;持續提升跨河通道能力,推進京雄商高鐵黃河特大橋、濮陽至湖北陽新高速黃河特大橋、G240范縣黃河大橋、S304白堽黃河大橋等建設。
在強化產業協調聯動方面,將爭創魯豫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鼓勵菏澤、聊城、濮陽等市化工、新材料等產業聯動發展,打造高端化工產業集群;支持菏澤魯西新區與長垣市在高端醫療器械及衛材領域開展合作,協同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等。
根據《實施方案》,到2025年,一批合作項目建成運行,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防洪減災體系基本建成,水資源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黃河河南段干流出境斷面水質在完成國家考核目標的基礎上力爭達到Ⅱ類水平,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加快融合,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區域合作制度創新經驗。到2030年,合作關系更加緊密、領域更加寬廣、機制更加完善,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聯動示范效應明顯提升,打造成為省際毗鄰地區合作發展新樣板。(記者 孫靜)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