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持續提升人才工作水平
摘要:細化落實高層次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6個方面服務保障措施,在中心城區高標準建成功能齊全的人才公寓59套,最大限度解決人才“后顧之憂”,持續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生態。
汝南縣持續提升人才工作水平——
善用“筆墨紙硯”答好“人才卷”
記者 鄧丹華 通訊員 李 帥
近年來,汝南縣將人才作為第一資源、最寶貴資源,持續提升人才工作水平,切實把人才優勢有效轉化為創新優勢、發展優勢。
善執“引才”之筆,聚“百川入海”之勢。該縣緊盯產業項目精準引才,圍繞全縣電動車、農副產品加工、皮革制鞋、循環經濟和N個新興產業為重點的“4+N”現代產業體系,探索構建“人才+項目+產業+平臺”引才體系,厚植人才發展“沃土”。圍繞企業需要創新引進,依托“直播帶崗”“人才夜市”等方式,打通人才與用人單位溝通對接渠道,有針對性地做好崗位推介和政策宣傳,推動人才和企業雙向奔赴。目前,累計開展各類招聘活動16場次,服務企業139家,解決企業用工需求8568人。立足鄉村振興廣泛引才,全面實施鄉村聚才育才行動,引導支持高校畢業生、青年英才、專家人才等人才 501人回鄉發展、返鄉創業、入鄉賦能。
善揮“育才”之墨,描“千帆競渡”之形。該縣注重加強專業訓練,依托全縣黨員干部“提素質、增才干”集中輪訓活動,重點選派高層次人才參加專題培訓,先后赴省內外重點高校開展專題培訓3期,進一步強化了高層次人才專業能力素質。多元開展技能培訓,舉辦“田間課堂”、技能大賽、高素質農民培訓和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培訓班等活動,通過外出學習、技能比武等載體,培養鄉土人才3600多人。推行導師幫帶活動,聘請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河南農業大學等高校院所的農業領域專家為長期導師,為鄉村人才提供科技推廣、技術指導、項目合作等服務。堅持把鄉村振興、招商引資、產業發展等重點工作一線作為青年人才的“賽馬場”,累計選派82名優秀青年人才在急難險重崗位上經風雨、壯筋骨、受洗禮、長才干。
善鋪“用才”之紙,書“萬馬奔騰”之象。該縣抓實產業用才融合貫通,緊密對接企業人才需求,先后建立豫園鍋爐、金鵬管道等8家博士后工作室,激活創新創業創造之智,更好發揮集成效應,把更多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完善“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協同用人模式,搭建校企合作平臺,組織企業與浙江大學、鄭州大學、黃淮學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發平臺,建立“訂單式”培養模式,促進產業鏈、教育鏈、人才鏈有機融合。推行“人才+產業”融合發展路徑,發揮“頭雁”、致富帶頭人等作用,圍繞全縣優質果蔬、優質花生、優質生豬、優質花木、優質水產、農機服務等特色產業,建成5個特色農業產業園,重點打造60個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示范村,持續為鄉村振興賦能。
善磨“留才”之硯,蓄“近悅遠來”之態。該縣堅持把人才服務放在最優先的位置,嚴格落實黨委聯系服務專家人才制度,提供優質高效的“店小二”式貼心服務,以至誠禮遇留住人才。健全高層次人才談心談話制度,堅持常規談與靈活談、鼓勵談與警醒談相結合,通過談心談話為高層次人才化解疑難困惑、舒緩心理壓力、解決實際問題。近年來,累計召開高層次人才座談會3次,開展談心談話140多人次,幫助解決生活、工作難題36個。細化落實高層次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6個方面服務保障措施,在中心城區高標準建成功能齊全的人才公寓59套,最大限度解決人才“后顧之憂”,持續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生態。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