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科普一下:許昌不只有胖東來,還有不少“神仙”公司!
頂端新聞記者 鄒皓羽
做強實業,深化科技創新,大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在堅持“工業興市、制造業強市”理念下,許昌市高端化、智能化的行業龍頭正在涌現。
9月23日,“十大戰略進行時——數智河南 豫見未來”媒體采訪團一行來到漢魏故都許昌走訪企業,了解這座歷史名城的經濟創新發展情況。
市場占有率95%以上,這家公司讓工程建設更耐久
高性能的水泥混凝土、水泥穩定土、瀝青混凝土等建筑混合料是成就高質量建設工程的關鍵,而這些材料在生產過程中的一道關鍵程序就是攪拌,攪拌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工程建設的質量和耐久性。
在許昌,德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通智能)一直占據著振動攪拌行業的龍頭地位,在全球率先成功實現振動攪拌技術產業化。在振動攪拌設備這個細分領域,德通智能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95%以上。
“振動攪拌就是在攪拌的同時加以高頻振動,破壞水泥凝聚團,使水泥顆粒均勻分布,達到混凝土在宏觀和微觀上的勻質。”德通智能科技品牌部經理俎俊峰表示,勻質化程度是評價攪拌質量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影響著工程建設的質量和耐久性。
傳統強制式攪拌方式與振動攪拌區別何在?俎俊峰以實驗數據進行了說明。
他表示,利用傳統攪拌設備,會有10%-30%的水泥顆粒存在團聚現象,沒有充分水化。在同等條件下,當水泥用量不夠時,混凝土強度提高8%以上;當混凝土強度不變時,可節省水泥5%-25%,攪拌時間可縮短20%以上,節約能源30%。“振動攪拌從微觀上改善了混合料的固液氣三者相互間的結構,提高了混凝土的強度與耐久性。”
在數智賦能方面,德通智能通過5G+攪拌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采用5G、物聯網、AR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無人化”智慧攪拌工廠。
“從原材料進料到成品混凝土產出,智慧攪拌工廠采用全流程自動化設計,減少了裝載機使用,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降低了運營成本。”俎俊峰說。
此外,5G+攪拌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還可集成攪拌工廠內“商混、瀝青、水穩”等不同生產線的工業控制系統、管理系統、自動化生產設備、監控、傳感器設備數據信息,動態實時展現生產與管理的各個要素數據。
據了解,從雄安新區京德高速、榮烏高速,到江蘇五峰山長江大橋、廣東獅子洋通道,再到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等全國 30 多個省份的 1000 余項重點工程項目都有著德通振動攪拌產品和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并服務于“一帶一路”沿線15個國家和地區,有效提升了基礎設施工程建設質量。
建筑垃圾變廢為寶,擦亮“無廢城市”建設名片
自2019年被生態環境部確定為全國首批“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以來,許昌市多措并舉,擦亮了綠色環保城市名片。
隨著城市建設和改造的進一步提速,建筑垃圾問題日益凸顯。據了解,我國每年產生建筑垃圾約35.5億噸,占城市垃圾比例約40%。但資源化利用率卻不足5%,與發達國家平均80%左右的利用率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如何將大量建筑垃圾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化利用,是城市可持續發展必須考慮的問題。而許昌德通固廢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為該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據該公司總經理蘆萍表示,傳統處置建筑垃圾需要經過拆遷-清運-存放-生產-運輸-使用等六個步驟,并且在裝卸和運輸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揚塵,形成二次污染。德通固廢再生設備可將步驟縮減為拆遷-生產-使用三位一體,實現在拆遷現場“吃”垃圾,就地“吐”建材。
“利用這套設備基本可以實現對建筑垃圾“吃干榨凈”,利用率達到99%。設備再生出的水泥穩定碎石、再生混凝土等,消化于周邊的道路建設和市政工程。” 蘆萍告訴頂端新聞記者,德通固廢再生設備是公司自主研發,屬于全國首創,也是河南首套建筑垃圾就地再生設備,開創了建筑固廢就地資源化再生利用的新模式。
以往道路建設,往往需要從山上開采出天然石材來使用。“通過對建筑廢物的循環再利用,可以減少對礦山的開采。”蘆萍表示,“據我們估算,如果許昌市對這種建筑垃圾就地再生技術進行整體推廣,每年可以為政府節省1億元左右的清運費。”
實現建筑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與無害化利用,是助力“雙碳”和“無廢城市”建設的有力抓手。
“未來,公司將依托科技優勢通過產品與技術合作,創建建筑固廢處置示范模式,為綠色城市建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做出貢獻。”蘆萍說。
18秒生產一塊廳門,智能化生產助推電梯行業提檔升級
電梯制造是許昌市重點培育的產業之一,在許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內,一家電梯生產企業已經發展成為中國中西部和北部最大的整梯供應商,行業綜合排名前八。這家企業就是西繼迅達電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繼迅達)。
據公司總經理助理趙紅杰介紹,西繼迅達前身是許繼電梯,成立于2001年,主要從事乘客電梯、貨梯、自動扶梯、別墅電梯等各類電梯的研發、生產、銷售、安裝及維保業務。
基于企業發展的需要,公司在2011年與世界500強企業——瑞士迅達集團合資成立了西繼迅達電梯有限公司。
瑞士迅達集團是世界知名的整梯供應商,業內公認的電梯行業龍頭標桿企業,也是改革開放以后,工業領域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外資品牌。
頂端新聞記者了解到,西繼迅達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擁有電梯產業的全部核心技術,獲批專利1531項,擁有30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專利轉化率99%,被列為“河南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近三年,西繼迅達共開展自主研發項目27個,累計投入研發費用3億余元。公司零部件自制率行業第一、產品配套能力居于行業第一。
“西繼迅達自主開發建設的轎廂轎壁和廳門兩大柔性自動化生產線是國內電梯行業最先進的,可實現產品從原材料自動上線到成品下線智能一體化作業。”趙紅杰介紹說。
自動化生產線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電梯生產效率。
趙紅杰表示,轎廂轎壁柔性自動化生產線的使用加快了轎壁生產的節奏。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生產時間由原來的70秒縮短到20秒,每年可以生產25000臺(套)轎廂轎壁, 產值1億元。
此外,廳門柔性自動化生產線讓相關產線人員減少91%,每18秒即可生產一塊廳門,生產效率提高了230%,有效實現年產60000臺電梯零部件的配套能力。
“目前,我們已經成為瑞士迅達集團零部件配套生產基地,每年給迅達集團生產電梯主機近3萬臺,控制系統超2萬套。迅達的貨梯和別墅電梯,目前也都由西繼迅達負責生產,年產量也已超5000臺。”趙紅杰表示,西繼迅達生產的電梯產品以及核心零部件,通過瑞士迅達集團已經銷往世界各地。
責任編輯: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