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不想把生活過成一部“偶像劇”
摘要: 《不虛此行》導演劉伽茵 導演闡述 今年5月,胡歌憑借《不虛此行》獲得了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影片公映后,有一些觀眾提出過疑問,為何一部以悼文創作者為主角的電影,卻沒有展現過一篇完整的悼文?
“你們放心,我會好好的。”近日,胡歌到廣州為新片《不虛此行》路演,面對觀眾的關心,他回答道。前段日子,胡歌頻頻在微博吐露心聲,引發“退圈”傳聞。在廣州,他并未正面回應自己是否真的準備短暫離開幕前,但他說,過去他把自己的生活過成了一部“偶像劇”,如今他想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
今年8月29日深夜,胡歌發微博:“我盡量,我盡量,我盡量保持冷靜。我對不起好多人,我希望對得起這短暫的一生。”他還配上一張頭發凌亂、胡子拉碴的自拍,左眼的傷疤清晰可見。
2006年8月29日,胡歌在滬杭高速嘉興路段遭遇車禍,同行女助理張冕經搶救無效死亡,胡歌本人也經歷了長達數小時的手術。不少網友猜測,胡歌這條微博正與這件往事有關。
而在今年的8月21日,胡歌曾發微博說:“如果未來五年,我不拍戲了,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你們應該會支持我吧?”該條微博引發了“胡歌要退圈”的傳聞,讓粉絲們既擔心又傷心。
“你說可能五年之內不拍戲,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在9月10日《不虛此行》的廣州路演中,終于有一位觀眾舉手向胡歌提問。
“其實對我來說,有意義的事情有很多。”胡歌沒有正面回答。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我發現在過往的十幾二十年中,自己一直處于人生的快車道上,我甚至把我自己的生活也過成了一部‘偶像劇’。”
他說:“我錯過了很多原本應該屬于一個真實的‘胡歌’的生活中可貴的點點滴滴,以及每天我應該真切去感受的‘小確幸’。對于人的一生來說,恰恰這些‘小確幸’才是最大的推動力。”
8月21日,胡歌發微博:“如果我不拍戲了,你們應該會支持我吧?”
“很多時候,人可能年過四十才會去反思,去回望自己走過的路,看到過去所留下的隱患和不足。”胡歌說,這種反思或許正是聞善帶給他的。聞善是他在《不虛此行》中扮演的人物,一個因為寫不出劇本而被迫改寫悼文的落魄編劇。但在跟逝者家屬們的交流中,他開始思考人生意義,并最終治愈了自己。
在這部電影里,曾與胡歌共同出演《瑯琊榜》的吳磊扮演一個神秘的角色——“小尹”。這個只出現在聞善家中的男孩,最終被證明其實只是存在于后者腦中的人物。在故事的最后,與自己和解的聞善終于能再次提筆,續寫這個男孩的故事。
胡歌說:“在很多時刻,我心中的‘小尹’都會跳出來跟我說:‘勇敢地作出自己的選擇,做那些你認為更有意義的事。’”
他沒說自己未來五年的計劃。但在這天廣州路演的最后,他對觀眾說:“你們放心,我會好好的。”他認為如今的自己就像片中的聞善一樣,也已經從2019年母親去世的陰霾中走出來了:“從讀到《不虛此行》劇本的第一刻起,聞善就一直在給我溫暖。我已經跟曾經的自己和解了——至少我們之間有了正常的交流。”
他說:“我希望我的體驗也能發生在每一個看到這部電影的觀眾身上。”
這天路演現場,一位廣州女觀眾給胡歌遞上了自己的喜糖:“我下個月要辦婚禮了。”嚴肅了一晚上的胡歌露出了笑容,他歡喜地上前接過喜糖:“我全拿走啦!我分享給劇組,讓大家都沾沾你的喜氣。”
導演闡述
今年5月,胡歌憑借《不虛此行》獲得了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男演員”。該片的導演劉伽茵則拿下了“最佳導演”。
跟電影里的聞善一樣,身為《不虛此行》導演兼編劇的劉伽茵,在寫劇本的時候也遇到過困難。“這個劇本從動筆到完工,中間隔了10年。”她說,“我覺得創作從來都是很難的,不光對我,對所有創作者來說都很難。”
但她認為所謂創作的焦慮,在電影里只是一個隱喻,“它跟普通人生活中的焦慮是一樣的”。
如何應對焦慮?“我想通過這部電影傳達的是,人生不是只有一條路可走。不是只有那一條路,才能讓你覺得‘不虛此行’。” 劉伽茵說,“只要認真地對待生活,認真地對待身邊的親人和朋友,你生活的意義就會不一樣。”
她特別提到電影的主題——善意。“我曾經在自己的生活里被人幫助過,感受過那種善意的力量,所以我希望在這個故事里把它講出來。”她說,“電影里的聞善雖然孤僻,但他仍然有朋友,所以就算他事業沒那么順利,他其實也是一個幸運的人。”
而朋友對聞善的善意,也被他傳遞給了那些委托他寫悼文的逝者家屬們。劉伽茵說:“聞善是通過全身心的傾聽,去跟每一個委托人溝通的。也正因為如此,他能慢慢地把雙方的溝通帶到更高的層次,甚至對委托人的情感和思想發生影響。”
影片公映后,有一些觀眾提出過疑問,為何一部以悼文創作者為主角的電影,卻沒有展現過一篇完整的悼文?9月10日在廣州,劉伽茵回應,這是因為她想展現的那種“真正的溝通”已經完成,作為溝通結果的悼文,她覺得可以成為一種“留白”,留給觀眾自己去想象。記者 李麗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