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專家鄉村振興路上當先鋒
摘要:1992年春節,董國安在盤古山發現了野生大青桃。他選育的大青桃先后成功獲批“大磨山大青桃”和“董國安大青桃”兩個注冊商標,并獲得國家知識產權證書。董國安表示,“這樣既保護野生優良果木品種,我們又多了一條致富門路。”
記者 方 祥 通訊員 王有震
近日,董國安的手機鈴聲不停響起,在大磨山野生大青桃即將成熟之際,他收到了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預售訂單。
年逾古稀的董國安,是泌陽縣古城街道七里崗居委會安莊組的一名果農,自汝南園林學校畢業后,一直從事研究林果的栽培與管理。通過查閱《泌陽縣志》,他發現原產于盤古山區的野生大青桃,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
1992年春節,董國安在盤古山發現了野生大青桃。他以此為原種,利用盤古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氣候,經過30多年的精心栽培與繁育,培育出了性能穩定、品種優良、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大青桃。
據介紹,野生大青桃每年7月中旬成熟,具有含糖量高、香味濃、豐產性強、適應性廣、存貯期長等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董國安也因此被授予“河南省林果鄉土專家”稱號。
2015年,董國安成立大磨山野生大青桃中心農場,致力研究培育野生大青桃。他選育的大青桃先后成功獲批“大磨山大青桃”和“董國安大青桃”兩個注冊商標,并獲得國家知識產權證書。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有奔頭。董國安以傳授栽培技術為切入點,助力鄉村振興。他走村串戶,為鄉親們提供栽植苗木、施肥澆水等服務,帶領鄉親敲開了“致富門”。
“1斤大青桃能賣4元至5元,每畝地收入在1.5萬元左右。多種一棵大青桃,就多一棵‘搖錢樹’。”董國安表示,“這樣既保護野生優良果木品種,我們又多了一條致富門路。”
今年初,在泌陽縣林業局支持下,董國安在盤古鄉柿樹底村建成了30畝的鄉土樹種大青桃試驗示范林基地。至目前,泌陽縣發展種植野生大青桃1600多畝。
近年來,泌陽縣聚力林果經濟發展,各種特色水果種植大戶、創業典型在村里比比皆是。一部分“領頭雁”率先行動、示范引領,讓荒山變成“聚寶盆”、果樹蝶變“搖錢樹”,群眾正在用勤勞的雙手,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