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看河南】“小番茄”帶動村莊大發展 開封這個村成“西紅柿首富”
摘要:陳保超帶領白云山村干部群眾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通過“一宅變四園”,經過改造,民居變成了菜園、花園、游園和果園。立足村里的番茄和蜜瓜大棚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游,與焦裕祿干部學院共建現場教學點,讓培訓考察更接地氣,通過發展培訓考察和研學獲得的收益,進一步改善和提升美麗鄉村。
中國青年網開封7月18日電“現在,無論我到哪里去,都想講講我們種植番茄的故事。正是因為種植番茄,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7月17日,在河南省蘭考縣三義寨鄉白云山村,該村黨支部書記陳保超向“鄉村振興看河南”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講起“小番茄”帶動村莊大發展的故事。
白云山村充滿現代化氣息的民居。張香麗 攝
2017年6月,在外闖蕩多年的陳保超響應回鄉號召,接過老支書的重擔,扛起帶領父老鄉親脫貧致富的重任。怎么發展不走彎路,怎么發展才能讓人民群眾掙到錢,成為了陳保超的心頭大事。
他多次帶領村“兩委”黨員干部、群眾代表多次到山東壽光、聊城等地考察學習。經過東奔西走的調研,他決定帶領村民發展大棚產業,種植反季節番茄。
“經過這幾年發展番茄種植產業,我們村家家戶戶都蓋上了樓房,買了小汽車,村民手里還有二三十萬的存款。”陳保超說。
白云山村成排成片的蔬菜大棚。資料圖
目前,該村三分之二的村民種植反季節番茄,共建設番茄大棚園區1034畝,溫室大棚165座,年產西紅柿1000萬斤左右,每天帶動500名村民就業。白云山村也發展為豫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成方連片番茄產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西紅柿首富”。
番茄是季節性作物,農閑時村民能做些什么?有些村民因為身體條件或其他原因不能種植大棚蔬菜,怎么辦?陳保超介紹,該村還招商引進3家投資超過2000萬元的企業,總投資1.15億元,極大解決了村里的閑散勞動力。
人民群眾富了之后,對生活質量有了更高要求。陳保超帶領白云山村干部群眾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通過“一宅變四園”,經過改造,民居變成了菜園、花園、游園和果園。
白云山村幸福家園。張香麗 攝
走進白云山村,入眼便是寬闊整潔的道路和一座座頗具設計感的現代化小樓。目前,該村315戶院墻全部拆除,各家各戶門前建起了花園、果園、菜園和游園,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拆出空地歸集體所有,種植果樹和苗圃,壯大了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
在打造“一宅變四園”的同時,該村還拆除空心院、清理空閑地,騰退整合出村內土地56畝,發動鄉賢建設占地12畝的暮云之家幸福苑,實現了老年人集中供養。
白云山村暮云之家。資料圖
讓美麗鄉村轉型為美麗經濟,白云山村還在下一步大棋。
“村集體合作社與浙江小六石鄉村運營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新公司,根據村里的資源稟賦,發展培訓經濟、考察經濟和研學經濟。”陳保超表示,下一步,該村將挖掘張良歷史文化,重建白云書院;開展村支部書記、美麗鄉村和產業發展方面的培訓;立足村里的番茄和蜜瓜大棚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游,與焦裕祿干部學院共建現場教學點,讓培訓考察更接地氣,通過發展培訓考察和研學獲得的收益,進一步改善和提升美麗鄉村。(張香麗)
責任編輯:孫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