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給校長撐傘:大學精神在言傳身教
摘要:就在7月1日,同樣有一個出圈的畢業典禮致辭:在中國科學院大學2023年度畢業典禮上,校長周琪在講到不久前去世的微電子所研究員黃令儀老師的事跡時哭了:“她(黃令儀)說,‘我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
7月2日,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畢業典禮現場,校長王樹國致辭時突降大雨,校黨委書記盧建軍撐起雨傘走到王校長身后,這一幕令無數網友感動。
從視頻中也能聽到,當黨委書記走到校長身后時,現場傳出了一片歡呼。學生在這一刻應該發現了,眼前的一幕有著特別的意義,傳遞出了某種屬于大學精神的意蘊。
不妨設想一下,校長致辭碰上突降暴雨,有哪些可選擇的解決方案?比如更簡單一些,可以請一位工作人員給校長送上雨衣或是撐一把傘,但這么做的觀感想必會差很多。請工作人員幫忙,這依然是一種程序,是一個設計好的“應急預案”。
但行政級別相同、同為校領導的黨委書記為校長撐傘,人們一下就能明白,這不會是提前的設計,而是一種人與人之間自然流露的關懷,只會在現場突然發生。
而這,顯然更符合人們理想中的大學氣象:大學應當具有某種超越性,身份與頭銜并不是全部,應當貫注著人文精神,重視人的本質與價值。校長冒雨上最后一課,黨委書記又為校長撐傘,恰好構成了對這種社會期待的呼應。
最近,另外有一場突遇大雨的畢業典禮也在互聯網上火了。6月21日,西南政法大學畢業典禮突逢大雨,為了讓學生們少淋雨,校長付子堂原本準備了3500字講稿,結果只念了標題,并且補充說,“全文闡釋請參照稍后學校官微的推送”。
這件事也在網上廣受好評。原因也很簡單,在這起事件中人被擺在了第一位,講稿也好典禮也罷,這些非人格化的事物都在人的考量面前讓位了。而兩場典禮也有相似性,人們看到的都是“不拘一格”,“不拘一格”的背后又都是因為有“人”——人出于最質樸的情感與關心,打破了固定化的程式。
近些年社會越來越關注大學的畢業典禮,想去聽聽校長、老師都說了什么。有意思的是,最近似乎人們不只關注說了什么,也關注在典禮上做了什么。如果說致辭是一種言傳,那么舉止便是一種身教,同樣體現著一位學者的風范與氣度。
某種程度上,這些畢業典禮上屢屢出圈的“意外”,也說明社會很期待學校的領導、老師可以更加自如從容地展現自我、表露性情。這種性情是鮮活的,人們可以在“行禮如儀”之外窺見學者真實的樣子,看到人格、修養、內涵等等抽象詞匯的具象展現。
就在7月1日,同樣有一個出圈的畢業典禮致辭:在中國科學院大學2023年度畢業典禮上,校長周琪在講到不久前去世的微電子所研究員黃令儀老師的事跡時哭了:“她(黃令儀)說,‘我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每次想到這句話,我都淚流滿面。”言說至此,周琪校長便語帶哽咽。
可見,這些表情、動作,這些文本之外的本能反應,同樣是“最后一課”非常有價值的部分。這種發乎自然的舉手投足,何嘗不是在講述大學精神呢?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