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農谷發展規劃(2022—2035年)》印發
摘要:?千億級種業“航母”蓄勢起航 ??中原農谷到2035年要建成 ??●世界一流的農業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科研試驗示范基地集群 ??●全球糧食科技創新高地 ??成為國家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主要戰略力量 ??6月19日,一場小雨過后,黃河北岸中原農谷肥沃的土壤里,秋季作物正拔...
千億級種業“航母”蓄勢起航
中原農谷到2035年要建成
●世界一流的農業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科研試驗示范基地集群
●全球糧食科技創新高地
成為國家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主要戰略力量
6月19日,一場小雨過后,黃河北岸中原農谷肥沃的土壤里,秋季作物正拔節向上,孕育起秋季收獲的新希望。“南有航空港,北有中原農谷”,萬眾矚目的中原農谷如何建?我省擘畫出清晰“路線圖”。
當天,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中原農谷發展規劃(2022—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已于近日印發,聚焦打造世界級農業科技創新新高地目標,系統部署24項重要任務,謀劃推進20項重大工程,推動中原農谷這一種業“航母”揚帆起航。
此前,我省已相繼出臺《關于加快中原農谷建設打造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高地的意見》和《“中原農谷”建設方案》等重磅文件。“前者是頂層設計,《規劃》則是‘路線圖’,進一步明確建設目標、重點任務和推進舉措。”業內人士介紹。
放眼牧野大地,中原農谷在空間上涵蓋平原示范區全域,延津縣、新鄉縣、獲嘉縣、原陽縣部分地區,涉及5個縣(區)的34個鄉鎮。每個區域功能定位不同、發展任務也不同,如何統籌推進?《規劃》進一步厘清空間、功能布局,提出“谷城院”融合發展的新思路,將中原農谷建設、城市轉型與科研院所發展“一體化”推進,依托當地資源優勢整合集聚農業創新要素,貫通產學研用關鍵環節,促進種業、糧食、食品聚合發展,引領帶動河南鄉村全面振興。
翻開超5萬字的《規劃》,中原農谷建設的“任務清單”重點圍繞“打造農業科技創新策源地、重塑產業新優勢、延伸產業新領域、塑造開放新平臺、提升綜合服務新能級”等5個方面展開,共安排了搭建生物育種和糧食科技創新平臺、做強大糧食產業、發展農機裝備、培育農業服務、布局現代生物經濟、暢通開放通道、夯實基礎支撐等24項任務,并圍繞農業科技、糧食產業、全產業鏈培育等領域,明確了需重點實施的20項工程。
“農業科技創新尤其是破解種業‘卡脖子’問題是頭號工程。”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原農谷的首要目標就是打造形成千億級種業、糧食產業集群,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種業“硅谷”和農科產業新城。
緊盯這一目標,《規劃》提出在做大做強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神農種業實驗室基礎上,積極鏈接“世界資源”,在全球范圍內聚集創新平臺、技術及人才優勢,圍繞基礎前沿熱點、關鍵核心技術卡點、產業發展升級痛點,在種業底盤、糧食增產、畜牧水產養殖等重點領域開展技術攻堅,加快實現關鍵核心技術專利自有、技術自主。
《規劃》明確,到2035年,中原農谷要建成世界一流的農業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科研試驗示范基地集群和全球糧食科技創新高地,成為國家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主要戰略力量。(記者 孫靜)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