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張樓:小花椒為鄉村振興增“香”添“味”
駐馬店網訊(記者 鄧丹華)6月16日,記者走進汝南縣張樓鎮張樓村一花椒種植基地,放眼望去,油綠色的花椒樹郁郁蔥蔥,長勢喜人,一串串綠里透紅的果實探出枝頭,散發著撲鼻的清香;花椒林地里,種植戶王群河正在查看花椒的長勢。
“今年才開始掛果,掛果率還不錯!”王群河望著一串串色澤飽滿的花椒欣喜地告訴記者,2021年,經過考察,他了解到種植花椒效益可觀,就以每畝地1000元的價格流轉了20多畝土地,種上了大紅袍花椒,今年是第三年,開始掛果。由于花椒樹的生長周期長,需要五年才進入豐產期,產生經濟效益。在這3年里,只投入,沒有看到收成,他心里也很著急,種植花椒很考驗人的耐力。
“還好,總算看到了希望。”王群河欣慰地說,種花椒,雖然見效益慢,但投入相對較小,而且主要是前期投資,掛果后,投資就少了,且收入穩定。花椒樹一般能收獲果實10—15年。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花椒進入盛果期,一棵花椒樹按產4斤干花椒殼算,每斤花椒殼批發價60元,一畝地種70棵花椒樹,能收獲干花椒殼280斤,一畝地收入就能達到16000多元。他種了20多畝,到后年,每年收入就可達到30萬元。
“品質高得很!不信你聞下。”談及花椒品質,王群河信心滿滿地說,并隨手摘下一?;ń?,掰開花椒殼,讓記者品嘗。記者剛湊過去,一股濃郁的麻、辣、鮮香的味道撲鼻而來。他說,他種植的花椒叫大紅袍,不但顏色紅、飽滿度高,而且香味十足。
“這幾年非常艱難,一年一年往后走,也曾經想過放棄什么的,但是今年一看到這么好的品質,我的精神頭一下就來了,還是要繼續走下去。”王群河說,他已買好了一臺小型烘干機,每天能烘干300斤花椒,能滿足需求,待后年進入盛果期,他準備換臺大的。
王群河說,村里還有一戶,種了40多畝,并在花椒樹下套種了花生和辣椒,最大利用了土地附加值,獲得了不錯的收入。今年他也試著套種了朝天椒,到秋季9月份成熟,期待有好的收獲。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在鄉村振興進程中,張樓鎮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立足實際、突出特色,產業集群、擴大規模”的理念,依托自然資源和區位的優勢,做大做強木材、服裝、箱包、燈籠等加工業,同時因地制宜發展西瓜、番茄、花椒、生豬、龍蝦等種植、養殖業,走出了一條讓群眾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發展之路,為鄉村振興不斷注入源頭活水。
責任編輯:鄧丹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