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縣:一塊地都不能少丨奔跑的三夏
摘要:淇縣黃洞鄉魚泉村村民 李小林:家里的子女們都在外邊打工了,老人們都干不了,咋不擔心啊,恐怕天下雨,收不了,麥子爛到地里。淇縣黃洞鄉魚泉村村民 王麥云:心里踏實了,錢也到手了都高興,也都幫俺,安心了。
全省夏收已進入尾聲,但在鶴壁淇縣西部山區的魚泉村,因為天氣多變和特殊地形,這里的農戶犯了難。關鍵時刻,當地黨員和志愿者成立了應急搶收服務隊,確保麥收不漏一戶,不落一畝。
魚泉村山多地少,地勢陡峭,全村種植小麥面積140余畝,多分散于溝溝坎坎的半坡山澗。看著田里日漸成熟的麥子,沒人來收,成為了村民壓在心口的一塊石頭。
淇縣黃洞鄉魚泉村村民 李小林:家里的子女們都在外邊打工了,老人們都干不了,咋不擔心啊,恐怕天下雨,收不了,麥子爛到地里。
淇縣黃洞鄉魚泉村村民 王麥云:(收割機)聯系不來,多作難。
由于收割機緊缺,淇縣農機、交通部門專門給村里協調了8臺履帶式收割機。
淇縣縣委辦駐黃洞鄉魚泉村工作隊長 賈振華:我們早上5點半就到高速口等候。
黃洞鄉魚泉村黨支部委員 幫扶隊隊員 宋海軍:慢點,別慌, 這里頭有樹枝。低點兒, 倒。
這路太難走了啊,光指揮這收割機累得喉嚨都啞了。
農機手 劉俊:在大平原的話,一天就是150畝地左右,在你們山區的話,也就一天就是七八十畝地,多了也割不了,到哪里要是割的少的話,政府有的時候補貼。
在山區有的地方連收割機都上不去,幫扶隊的隊員得拿著鐮刀用傳統的收割方式去麥地里割麥。
淇縣黃洞鄉魚泉村黨支部委員 幫扶隊隊員 宋海軍:回回鐮,稍微回回。你看著,少抓一點,招呼著腿,別割著腿了。
記者:以前下過地沒?
幫扶隊隊員員 李得云:沒有,大爺教我,不會就學唄,目的幫助農民伯伯收麥。
淇縣黃洞鄉黨委委員 紀委書記 王九玲:收麥的女同志,手都磨成皰了,咱是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
半個多小時王麥云家的小麥就收割完了。幫扶隊帶著志愿者們駕駛三輪車將滿滿兩大車小麥運送到收購網點。割麥、運輸、過磅、卸麥、算賬,整個過程僅僅用了一個多小時,麥田里的小麥就變成了王麥云手里的現金。
淇縣黃洞鄉魚泉村村民 王麥云:心里踏實了,錢也到手了都高興,也都幫俺,安心了。
“三夏”以來,淇縣鄉村振興局共組織了162個駐村幫扶工作隊,1031名幫扶責任人,在全縣開展“三夏”生產幫扶工作。對孤寡老人、優烈軍屬和缺少勞力的困難群眾,還組織農機專業合作社與他們結成幫扶對子,免收、減收作業費,幫助加快收割進度。
淇縣鄉村振興局副局長 牛建魁:截至目前,已協調農機設備46臺,幫助559戶,幫他們搶收小麥2600余畝。確保西部山區農民兄弟小麥不漏一戶,不落一畝。
責任編輯:孫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