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紅色文旅史詩劇《長征第一渡》 傳承長征精神 賡續紅色血脈
摘要:演員陣容強大,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曾獲第24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的劉曉翠、國家話劇院青年演員王勛、中央戲劇學院青年演員陸芳等擔任主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8.6萬人集結在江西于都河渡口,從8個渡口渡河。“向前,向前,迎著蒙蒙的暮靄,聽著那越來越小的水聲,漸漸地,那聲音被急行軍的腳步聲代替了。就這樣,我們離開了于都河畔的鄉親。誰也沒有想到,這竟是我們戰斗、行軍一年零兩天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開始!”楊成武將軍后來在回憶錄中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景。
日前,以此為內容的大型紅色文旅史詩劇《長征第一渡》在于都長征大劇院與觀眾見面。從“長征第一渡”到《長征第一渡》,紅軍歷經磨難、突出重圍、走向光明的艱難歷程在這里重現,鼓舞新時代青年走好新的長征路。
該劇共分6個篇章:《于都河畔》《八萬六千個告別》《九死一生的承諾》《萬水千山的牽掛》《一生一世的守望》和《新時代的宣言》,以長征中的重大事件為節點,串聯起一部恢宏壯麗的文藝史詩,謳歌了紅軍歷盡艱險、終獲勝利的奇跡。
該劇集結了眾多國家級藝術家聯袂為舞臺品質保駕護航:肖向榮擔任總導演,朱海擔任編劇,舒楠擔任音樂總監,王濤擔任總制作人;演員陣容強大,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曾獲第24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的劉曉翠、國家話劇院青年演員王勛、中央戲劇學院青年演員陸芳等擔任主演。
令人矚目的是,除了專業演員,出演這部作品的還有不少當地的紅軍后代和群眾演員。他們將在舞臺上演繹祖輩、父輩的真實經歷,呈現跨越時空的真情對話。肖向榮說:“他們演繹的既是國史,也是家史。”作品中的每一個場景、每一句臺詞、每一件道具都浸潤著主創團隊對長征的深度思考和理解。肖向榮表示:“老區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必勝的堅定信念,對全體主創是一次難得的心靈洗禮,也是一堂最好的思政教育課。”
《長征第一渡》也進行了舞臺科技的新探索。該劇采用罕有的360°機械液壓舞臺,可翻轉可升降,結合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模擬再現雪山、草地等歷史場景,為觀眾營造沉浸式的觀演體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真實再現紅軍長征歲月的艱苦卓絕,該劇還將大型瀑布、鐵索橋等搬上舞臺,最大化地豐富了舞臺空間。大跨度威亞、可開合大屏等也增強了視覺張力,帶給觀眾強烈的感官沖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長征第一渡》厚植家國情懷,將普通人的命運置身于宏大的時代背景下,將個人的選擇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親情、愛情、友情相互交織,彰顯紅軍戰士的偉大和長征精神的不朽。這部作品讓觀眾全面了解于都的歷史和黨史、國史,賡續紅色血脈,值得今天我們所有人觀賞、回味。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