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河南南樂:倉頡造字文明始
摘要:而今,倉頡廟會的依然在舉行,并且越來越興旺。人們用這種方式,紀念倉頡,感恩倉頡。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也在這樣的紀念與感恩中,代代賡續傳承,永不磨滅。(張香麗)
中國青年網濮陽2月20日電 “華夏書宗不二祖,神州字圣第一人。”這副稱贊中華文字始祖倉頡的對聯,懸掛于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梁村鄉史官村的倉頡陵。2月19日,“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網上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倉頡文化博物館,聆聽圣人事跡,感受祖先的智慧、文明的久遠和文化的力量。
倉頡廟。張香麗 攝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說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圣人。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倉頡是中國最早創造文字的人”。
那么倉頡是如何造字的?據倉頡文化博物館講解員龐新剛介紹,黃帝在一統中原之后,封倉頡為史官,史官就是記載當代歷史事實的官職。當時,各個部落都有各自的結繩記事法,為便于交流加強溝通,黃帝就命倉頡創造統一文字。那時,倉頡還不叫倉頡,而叫侯岡頡。
倉頡獸骨記事。張香麗 攝
因為是黃帝的史官,日常工作中需要進行各種記錄工作,相比于其他人,倉頡對文字需要也最為迫切。為解決文字問題,倉頡仰觀日月星辰,俯視山川鳥獸,廢寢忘食,冥思苦想終于創造出了最初的象形文字。
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寫道:“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由此可知,“文”與“字”是有區別的。最原始的象形字叫“文”,后來的形聲字叫“字”。“字”由“文”孳生繁衍而來,逐步增多。倉頡不僅“依類象形”創制了象形字,還按照“形聲相益”原理創制了形聲字,漢字“孳乳”造字規律被發現掌握,并發展下去,這真的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創造。
倉頡所造的28個“字”。張香麗 攝
倉頡觀鳥獸形跡,或用筆寫,或用刀刻,創制了一批數量可觀的文字,獻給黃帝。黃帝對倉頡造字成功很是滿意,就賜他一“倉”姓。意為“人下一君,君上一人”。從此,侯岡頡改名為倉頡。有傳說,黃帝賜倉頡倉姓后,他覺得自己也就是一介草民,黃帝對他的贊譽過高,于是他自謙地在自己的姓上面加了一個草字頭。
倉頡廟會。資料圖
為了紀念這位圣人,每年谷雨節氣,地處兩省三縣交界處的民眾,都會來到倉頡陵拜祭倉頡,年復一年,逐漸形成了規模盛大的廟會。而今,倉頡廟會的依然在舉行,并且越來越興旺。人們用這種方式,紀念倉頡,感恩倉頡。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也在這樣的紀念與感恩中,代代賡續傳承,永不磨滅。(張香麗)
責任編輯:史秋宇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