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忙千萬別大意 莫讓收獲成“收禍”
通訊員 樊浩強 朱可萱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農業機械替代了生產中的繁重勞作,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推動了農業生產的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然而,若操作不當、或農戶和駕駛員安全意識不強,就會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近期,西平縣人民法院就審結一起因農機傷人引起的健康權糾紛案件。
2021年10月,正值秋收季節,王某駕駛收割機為鄰村村民李某家收割玉米,王某在收割期間不慎將李某左腿割傷,造成李某左肢脫離,當場昏迷不醒,李某被家人送往西平、鄭州等多家醫院住院治療100多天,經治療保住了性命,卻落下終身殘疾。李某的家人借遍親戚朋友,支出醫療費高達20余萬元,經鑒定李某構成七級傷殘。雙方糾紛經當地村委多次調解未果,2022年10月,李某出院后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王某賠償各項損失50余萬元。
西平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公民的人身權益受法律保護。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王某駕駛收割機在收割期間發生事故,王某采取安全措施和安全生產條件不到位,造成李某人身損害,王某應承擔侵權責任。李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身安全未盡審慎的注意義務,沒有時刻查看作業區周圍情況,忽視自身的安全防范注意義務,自身對事故的發生存在一定的過錯。結合雙方對事故發生的過錯程度、原因力大小、損害的結果等因素,確定王某應承擔70%的責任,依法判決王某賠償李某各項損失合計35萬元。
法官提醒:
為防意外發生,駕駛員在操作機械設備時,需注意兩點:一要做好個人防護,嚴格遵守機械的操作方法,具備應急處理能力;二要經過農機管理部門的正規技術培訓,了解大型機械的工作原理、構造,取得農機駕駛作業證書,并定期參加檢驗。本案中的農民李某和駕駛員王某本都期望著通過種地、收割莊稼獲得經濟收入補貼家用,沒想因一時疏忽大意導致李某終身殘疾的后果。李某左腿骨骼、神經、血管、肌腱、皮膚受損嚴重,身體和心理遭受巨大的創傷和痛苦,整日疼痛難忍以淚洗面,不僅無法從事勞作獲得經濟收入,還需要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維持生命,且后半生都需要家人的照顧。而王某駕駛的農機未投保農機保險,不僅沒能依靠收割莊稼獲得收入掙錢養家,更是被判賠償巨額賠償金,致使整個家庭雪上加霜,雙方一時大意造成血淋淋的人間悲劇,原本喜悅的收獲變成了后悔不已的“收禍”。
責任編輯:代廷偉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