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丨紅旗渠精神永在
摘要: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紅旗渠精神永在!修渠群眾以藍天為被,大地為床,露營在山野,吃住在山洞。工地鐵姑娘。紅旗渠一干渠。紅旗渠如巨龍般蜿蜒起伏。
紅旗渠就是紀念碑,記載了林縣人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天斗地的英雄氣概。要用紅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社會主義是拼出來、干出來、拿命換來的,不僅過去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沒有老一輩人拼命地干,沒有他們付出的鮮血乃至生命,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永遠銘記他們。
紅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永遠震撼人心。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也就是一兩代人的事,我們正逢其時、不可辜負,要作出我們這一代的貢獻。紅旗渠精神永在!


1965年,紅旗渠總干渠通水。

上世紀60年代,為修紅旗渠,任羊成等凌空除險。

林縣縣委組織修渠大軍從四面八方開進太行山,縣委書記楊貴與群眾一起奔赴工地。

修渠群眾以藍天為被,大地為床,露營在山野,吃住在山洞。

數以萬計的人們肩扛手抬,把修渠用的水泥、石料源源不斷地運往工地。

工地鐵姑娘。

開鑿曙光洞。

紅旗渠青年洞成為紅色旅游打卡地。

紅旗渠一干渠。

紅旗渠分水閘處,年輕人自拍留念。

紅旗渠如巨龍般蜿蜒起伏。本版圖片均為本報資料照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