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不是“聽其言”而是“觀其行”
摘要:唐憲宗元和年間的尚書左司郎中李肇著有《唐中史補》一書,書中記載了斐佶說過的一件家事:斐佶小時候去姑姑家,剛好趕上姑夫退朝回家,姑夫大罵壽州刺史崔昭,說大家都說崔昭好,必定是被崔昭收買了。
石新宇
唐憲宗元和年間的尚書左司郎中李肇著有《唐中史補》一書,書中記載了斐佶說過的一件家事:斐佶小時候去姑姑家,剛好趕上姑夫退朝回家,姑夫大罵壽州刺史崔昭,說大家都說崔昭好,必定是被崔昭收買了。不一會兒崔昭到訪,姑夫勉強接見,先是喚仆人上茶,繼而命上酒,接著給崔昭的馬喂飼料,最后還安排為崔昭的隨從備飯。為什么前后態度變化這么大?原來是姑夫收了崔昭送去的厚禮。
斐佶姑夫態度的變化,用來解釋成語前倨后恭是再合適不過的了。不要以為斐佶姑夫可笑,像他這樣的人古往今來都不鮮見。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做傭工時對工友說“茍富貴無相忘”,但他做了陳王后,把投奔他的當年的窮哥們兒給殺了。唐朝的李紳寫《憫農》的時候,應該真的對老百姓充滿同情,但當官之后不僅生活奢靡無度,還對老百姓殘酷剝削。現實生活中也一樣,有的人無權無勢時,對領導獨斷專行貪污受賄嗤之以鼻,但當自己走上領導崗位后下屬的話一句也聽不進去,能裝入腰包的錢財分也不放過。還有的人,本來對某個下屬左看不順眼右看眼不順,但這個下屬送上紅包說一番客氣話表一番忠心后,就由橫眉怒目變為眉開眼笑。
人是會變化的,各方面都會變化,不僅時間久了會變,短期內也會變。“變”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利益,得到利益和失去利益,對同一個人、同一件事、同一種現象的態度都會發生變化。這也許是人的本性使然。如果僅僅聽斐佶姑夫義憤填膺地責罵崔昭,還以為他是個清正廉潔的好官呢,誰知事情落到自己頭上,原來他和那些收了崔昭禮物的家伙們是一丘之貉。 試問當今落馬的大小“老虎”,在臺上的時候哪一個不是和斐佶姑夫一樣痛斥貪污腐敗呢?“聽其言”都是孔繁森,“觀其行”怎么有些人就成了王寶森呢?
有句俗話叫“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溜溜”的意思就是用行動檢驗,話粗理不糙。考察某個人,最重要最關鍵的,不是看他說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而是看他在名譽地位利益特別是不當利益面前的表現。烈火識真金,按趙本山說的,就是“走兩步”。
責任編輯:任亮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