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國內

家長,做好孩子用網的“守門人”

2022-08-10 08:52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付琳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孩子是網絡世界的原住民,我們是移民,他們對網絡的使用和更新有天然的能力,這時候家長更多地要向孩子學習,并且管好自己。”

《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2021)》顯示:2020年底,中國6歲至18歲未成年人網民已達1.8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高達94.9%。調研顯示,父母在青少年的網絡管理、網絡價值和認知行為方面影響力明顯不足。

如何提升未成年人網絡素養?家庭網絡教育該如何實施?未成年人消費觀與用網習慣如何培養?怎樣才能夠達到網絡安全?親子共同成長的數字家庭關系又如何營造?一系列現實而急迫的問題亟待破解。

  青少年網絡素養如何?

“如果按5分制測出青少年網絡素養的平均得分是3.56分。如果換算成100分,青少年網絡素養水平目前是70分左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北京師范大學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表示。

今年5月,北京互聯網法院召開“首互未來”未成年人網絡司法保護新聞發布會,向社會通報自建院以來涉未成年人網絡糾紛審理情況并發布典型案例。案件反映出未成年人用網方面的四大問題:一是未成年人用網行為受監管不足,網絡沉迷問題較為突出;二是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意識較弱,易受不良信息侵害;三是未成年人既是人格權侵權的受害者,也是加害者;四是未成年人缺乏理性消費習慣,易沖動消費。

北京師范大學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研究中心在2017年、2020年和2021年做了三次大規模大數據樣本測量,探索家庭因素對網絡素養的影響。調研顯示,父母在青少年的網絡印象管理、網絡價值和認知行為方面的影響力明顯不足。

騰訊未成年服務中心的馬瀅和同事將出現網絡問題的孩子稱為“藏在游戲里面的孩子”。在結合上百個真實案例展開相關的調研與分析后,馬瀅發現,這些孩子大多是充滿無能感、不自信、缺乏社交、遭遇變故的孩子。“我們需要不斷引導家長,關注孩子行為背后的真正動機,找到更深層次的需求,在現實生活中滿足他們,只有這樣才能從真正意義上解決孩子的問題。”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教授邊玉芳認為,家庭教育要關注青少年學習需求、關系需求、自主需求、價值需求的統一。家長的高質量陪伴有助于促進親密關系的建立,滿足孩子自主發展的需求,驅動孩子自我價值的實現,這樣才能實現孩子健康成長。

在家庭教育里,溫暖的家庭、良好的親子關系愈發重要。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每年對幾十萬名孩子進行分析發現,親子關系每增加10%,孩子網絡成癮問題就能降低7%到8%。

“家長要以身作則,承擔起陪伴青少年成長發展的第一責任。”方增泉建議,實施家庭網絡素養教育計劃,具體包括:提高家長的網絡素養水平;注重溝通,增加溫度,減少不必要的控制;安全上網,引導青少年識別有害垃圾信息;引導青少年正確參與網絡互動,健康文明上網,家長要擔起第一導師,營造健康的家庭教育氛圍,教導孩子恰當利用網絡為自己塑造良好形象;鼓勵孩子從網絡內容消費者轉變為內容創造者,規范孩子的網絡價值認知和行為。

專家呼吁,切實樹立責任意識,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家長

孩子觸網讓不少家長很焦慮,一天可能對孩子吼上多次。這里面反映了什么問題?

“家庭教育存在著家長能力不足的問題。”中國傳媒大學法律系主任鄭寧表示,家庭教育促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中,都有與網絡素養相關的規定,強調國家、社會、學校、家庭要加強未成年人的網絡素養、宣傳教育,維護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

“家長‘依法帶娃’首先要自己懂法,最重要的是守法。”鄭寧說,危害國家安全、淫穢色情暴力恐怖、侵害合法權利的信息、謠言等不能發;網站獲取信息要取得監護人的專門同意,家長在朋友圈“曬娃”時不要把孩子個人信息曝光;授權信息給手機軟件時要謹慎。

2021年以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領域對監護人的需求越發明確,但在實際落地過程中,仍出現一些監護人主動為未成年人提供成年人賬號、監護人主動協助未成年人完成成年人人臉識別使得防沉迷系統失效等現象。不少專家呼吁,家庭要切實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起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的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和思想、品行和習慣,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家長。

在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鄭素俠看來,相比“言傳”,父母的“身教”更有助于約束少年兒童的上網行為。父母言行合一,約束青少年上網行為的效果更好。父母言而不教、不言不行,容易加劇青少年的不良上網習慣。

 數字時代,讓網絡成為親子互動新空間

“又在干什么?把手機給我!”不少家長并不清楚孩子拿著手機在做什么。

北師大發布的《中國青少年網絡素養調查報告》顯示:14.76%的父母知道孩子上網做什么 ,知道一 點的占到33.8%,將近7%完全不知道孩子在做什么,也無法控制孩子上網。家長對兒童上網的管教方式有時候效果不佳,有37.23%的兒童不會聽從,認為家長的管教方式粗魯。

“家長中比較普遍的問題是自己總抱著手機玩,很多家長回到家以后,恨不得有點空閑就玩手機,而且大多不太會去學習新的網絡使用、網絡世界帶來的新生活方式。孩子是網絡世界的原住民,我們是移民,他們對網絡的使用和更新有天然的能力,這時候家長更多地要向孩子學習,并且管好自己。”中國兒童中心家庭教育部部長、研究員霍雨佳說。

不管是做心理咨詢、臨床干預還是實地調研,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劉勤學都發現,很多父母在制定監管的方式時很僵化,總是對孩子說今天必須怎么樣,無論什么情況都不能更改。父母想把規則有效性以及執行性貫徹到底,但孩子則是會分情境或者分特殊情況去執行的。如果父母積極監管邊界不夠靈活,最終會失去應有的作用。他建議,父母要積極監管,包括建立網絡行為有效規則、雙邊性規則、開放性討論、靈活邊界,用討論、商量來解決問題。同時,以網絡作為親子活動的共同空間和紐帶,開發網絡的正向工具性使用功能,避免娛樂性使用沉迷。

數字時代,一方面需要父輩在陪伴的前提下給孩子引導、指導與情感支持;另一方面在數字家庭的形成上,與孩子共同建立數字包容、數字平等的理念,親代和子代共同努力,一同致力于兩代人之間數字代溝的消弭。

中國青少年宮協會媒介與教育工委會常務副主任張海波的體會是:家庭是基礎,是第一課堂,學校是一個中心,是教育的聯結中心,社會是一種資源。網絡素養教育不僅是大人對孩子的教育,在共育時代,最好的辦法是讓兒童參與進來,兒童作為主體而不是作為客體參與進來。兒童主動發聲,帶動影響身邊小伙伴,形成一個更好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從‘限制性干預’到‘積極干預’再到‘共同使用’,讓網絡成為親子互動的新空間,形成網絡價值共同體。”華中師范大學-騰訊網絡素養研究中心副主任牛更楓認為,父母要主動迎接新挑戰,做好孩子網絡使用的“守門人”。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100 | 午夜时刻免费实验区观看|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小兔子好大从衣服里跳出来| 久香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福利视频一区二区牛牛|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深爱婷婷激情网| 图片区另类小说| а√在线地址最新版|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九九九国产视频| 欧美人猛交日本人xxx|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37p| 国产xxxx做受视频| 高清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白袜脚足j棉袜在线观看| 91香蕉国产在线观看人员| 天天躁狠狠躁狠狠躁性色av|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日本强伦姧人妻一区二区| 亚州人成网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男女啪啪高清无遮挡免费| 又大又黄又粗又爽的免费视频| 艹逼视频免费看|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软件|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国产精品欧美视频另类专区| 99日精品欧美国产| 天天摸天天摸天天躁| а√最新版在线天堂| 影音先锋在线_让看片永远陪伴|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日本三级黄色片网站| 久久午夜羞羞影院免费观看|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