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平輿:文明實踐為美好生活“加碼”
摘要: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到群眾“家門口”,讓文明新風吹進群眾“心坎里”,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過程中,平輿縣邊探索、邊實踐、邊總結,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文明實踐浸潤人心,志愿服務蔚然成風,平輿大地遍開文明之花。
記者 吳蕾 楊姍姍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盛夏的平輿,蟬鳴風荷、滿目疊翠,在西洋店鎮老灣書院,孩子們的瑯瑯讀書聲更為這片大地增添幾分“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獨特魅力。
理論宣講送到田間地頭,文明新風吹遍村村寨寨,志愿服務活躍大街小巷……近年來,走進平輿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成為宣傳群眾、服務群眾的堅強陣地。
平輿縣國學會組織讀書會。
群眾在哪里,服務就到哪里,以服務群眾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平輿縣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這塊“金字招牌”,開展致富能手講經驗、涉農專家講技術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500多場次,累計受眾4萬多人次;打造“家門口”“指尖上”的宣講陣地,2018年11月以來,借助線上線下,平輿縣文明實踐中心累計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2500多場次,受眾25萬多人次,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攀升;普法、鄉村振興、黨員教育、農業技術知識培訓——平輿縣以“六有六講六結合”文明實踐活動為載體,串珠成鏈,連點成片……
自2018年7月以來,平輿縣抓住“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這一契機,持續努力,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凝聚精神動力,聚焦鑄魂育人、堅持守正創新、整合資源力量,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平輿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如何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落實、落細、落小?
圍繞機制創新,平輿縣高度重視,布局了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書記抓落實工作推進機制,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目標,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全面開展文明實踐服務活動,不斷提升城鄉社會文明程度。
截至目前,平輿縣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1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2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重點搭建“五大平臺”即理論宣講平臺、教育服務平臺、文化服務平臺、科技與科普平臺、健身體育服務平臺,實現了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全覆蓋。
平輿縣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啟動儀式。
讓隊伍“動”起來,志愿服務融入百姓生活中。
文明實踐效果好不好,關鍵看隊伍。如今,在平輿各鄉鎮,經常可以看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們的身影,他們深入街道、小區、田間地頭,為群眾送上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細致周到的服務。
文明實踐活動接地氣,才有生命力。
疫情防控期間,平輿縣發動志愿服務隊參與“三夏”生產、復工復產、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務活動,解決群眾銷售難的問題;以科技活動周、科普大行動為契機,組織科普大篷車深入19個鄉鎮(街道)開展科普志愿服務活動20余次,服務群眾2萬人次。
組織環境整治志愿服務進村入戶,發動志愿者、公益性崗位者爭當鄉村環境治理“傳聲筒”“踐行人”。平輿縣廣泛開展“愛國衛生”志愿服務活動,清理門前亂堆亂放和房屋周邊垃圾,督促落實“門前三包”責任,推進環境治理,為人居環境“亮妝美顏”。
“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關鍵是實踐。正是這樣腳踏實地做好一件件小事,幫助群眾實實在在解決難題,贏得了信賴,凝聚了民心。”文明志愿者陳芷草說。
據了解,截至目前,平輿縣已組建志愿服務隊165支,培育社會志愿服務組織50支,注冊志愿者12萬多人,他們積極活躍在疫情防控、文明創建、清潔家園等志愿服務活動中,開展志愿服務3500多場次,服務群眾50多萬人。
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到群眾“家門口”,讓文明新風吹進群眾“心坎里”,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過程中,平輿縣邊探索、邊實踐、邊總結,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文明實踐浸潤人心,志愿服務蔚然成風,平輿大地遍開文明之花。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