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語言文字事業十年來為國家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摘要: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中文教育,76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外國正在學習中文人數超2500萬,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人數近2億。
新華社北京6月 28日電 (記者 徐 壯)創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多語言國家推廣通用語言文字的成功典范;深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語言文化;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和保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這些發展和成就,都是我國語言文字事業十年間取得的。
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語言文字事業改革發展成就,教育部2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以上情況。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周為表示:“十年來,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從70%提高到80.72%,識字人口使用規范漢字比例超過95%,文盲率下降至2.67%,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各民族參與偉大復興進程和共享偉大成果貢獻了力量。”
古文字怎樣傳承?經典文化怎樣弘揚?語言資源怎樣保護?十年來,我國陸續實施“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中華經典誦讀工程”“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等,促進文化自信更加堅定,民族凝聚力顯著增強。
“這十年,語言文字事業主動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和保障。”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田立新說。
除了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區域發展戰略、為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等重大活動提供助力外,語言文字工作也幫助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大山、走向社會,實現就業、脫貧致富。
以廣西為例,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廳長劉友誼表示,截至2020年底,全區83.03%的脫貧人口能夠使用普通話進行日常交流,基本消除青壯年農民致富道路上的語言障礙。
語言文字交流合作還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力量。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中文教育,76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外國正在學習中文人數超2500萬,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人數近2億。中文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正隨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而顯著提升。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