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再利用 汝南縣和孝鎮實現環保、增收雙贏
駐馬店網訊(記者 鄧丹華 王朝朝 通訊員 畢旖澤)連日來,雖然天氣炎熱,但汝南縣和孝鎮的“三夏”生產工作工作一刻也沒停歇。只見一臺收割打捆一體機在地里忙碌著,小麥直接被機器收割,麥子存貯在機器里,從后邊不時“吐”出了一個個秸稈包,多位麥農正把一個個秸稈包搬到貨車上外運。連日來,在和孝鎮8萬余畝的小麥地里,百余臺收割機和打捆機正忙碌地在小麥地里“轉悠”,不僅將成熟的小麥“一掃而空”,還將秸稈打捆成一座座小山,被群眾立即運到秸稈收購點。
汝南縣新躍生物質炭有限公司就是該鎮大型秸稈綜合利用企業之一,主要經營生物質燃料及秸稈加工銷售,該公司主要以秸稈、花生殼等為原料,通過機械加壓的方法,制成密度較大的固體成型燃料,具有節能環保的優點,可以取代煤炭、柴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是居民生活、取暖和工業生產用能的良好燃料。公司每年可回收秸稈15萬噸,每畝地可為群眾增收150-200元。除去規模較大的汝南縣新躍生物質炭有限公司、紅慶秸稈加工廠外,和孝鎮還有中小型秸稈收購點40余個,過去群眾們看不上的秸稈已經成為了現在大家眼里的“金疙瘩”。
近年來,和孝鎮周密部署、上下聯動、協同作戰,采取多種方式開展“三夏”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在秸稈粉碎還田的基礎上,鼓勵群眾將秸稈打捆離田,銷售給附近的秸稈加工廠加工成塊狀或顆粒狀生物質炭燃料,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不僅養起了企業,還增加了群眾收入,讓秸稈變廢為寶。一方面避免了秸稈焚燒減少大氣污染,另一方面不讓秸稈入村,進一步推動了鄉村的人居環境治理。
“過去夏收期間,處理秸稈很犯愁。不燒吧,不能及時種地,燒吧,又污染空氣。現在可好了,咱們把麥收后的秸稈打捆,實施打捆離田處理,土地可以迅速播種,既不焚燒秸稈,有能增加收入,真是一舉兩得!”該鎮群眾李洋說道。
責任編輯:鄧丹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