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教融合蓄積新動能
摘要:作為我省重點實驗室之一,河南省智慧照明重點實驗室以黃淮學院為依托單位建立,專注于高性能半導體照明材料與器件、智慧照明系統集成、智能信息處理的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發,是黃淮學院深化產教融合發展的重大成果。
記者 劉華山 張遙駝
將一份丹參樣品研磨壓片,放入太赫茲時域光譜儀器下進行“身份識別”,丹參樣品的種類、場地、年限及有效物質含量等信息便一目了然。4月20日,在河南省智慧照明重點實驗室,一套由該實驗室自主搭建的太赫茲時域光譜設備的高精度分析能力令人大開眼界。
“通過對中藥材進行真假鑒別、有效物質含量分析以及品種、產地等方面的差異化鑒定,將為國家標準、行業規范或者制藥企業、檢測機構等提供重要的參數支撐,對補充和完善中藥質量標準具有重要意義。”該實驗室智慧光技術研究所所長梅紅纓說。
作為我省重點實驗室之一,河南省智慧照明重點實驗室以黃淮學院為依托單位建立,專注于高性能半導體照明材料與器件、智慧照明系統集成、智能信息處理的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發,是黃淮學院深化產教融合發展的重大成果。
“依托學校的科研環境,不僅能把相關成果用在科研上,還能通過科研反哺教學,實現教學科研及產教融合相結合。”黃淮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主任張瑜說。
今年,黃淮學院“5G+可視化孿生智慧校園”項目成功入選國家“5G+智慧教育”應用試點項目。至目前,該校先后獲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首批國家級眾創空間、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個專業被認定為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從玉米里提取發酵類原料藥,農產品的附加值越來越高……”在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內,來自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的40多名大學生圍著十多種玉米精深加工樣品聽得津津有味。把課堂設到產業園區、車間內,把教學放在生產一線,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立足農業資源大市,大力培養農產品加工業創新型人才。
強化校企合作,建立企業真正急需的人才庫。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設立與產業發展高度匹配的專業結構,與優勢企業、中小微企業等建立“全周期”合作模式,搭建起人才培養、人才輸送的優質平臺。
把推進產教融合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駐馬店將全市59所中職院校整合升級,形成了以黃淮學院為龍頭,中職、高職院校協調發展的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源源不斷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爆發出產教融合集聚集群發展的強大效應。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