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2 聚焦“593460”發力
摘要:加快建設健康駐馬店 加快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市婦幼綜合體、市中醫院新院區、3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等項目建設,推動鄉鎮、村(社區)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達標升級。
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全面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市第五次黨代會部署,錨定“兩個確保”,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突出“593460”發力方向,深入實施“十大戰略”,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著力做大產業、做好創新、做活金融、做實項目、做強載體、做優環境,持續改善民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全面推進現代化駐馬店建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2022年主要預期目標
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5%,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GDP同步,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CPI控制在3%以內,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
新的一年,我們將聚焦市委實施農業“五大行動”、工業“九大集群”發展、服務業“三大計劃”、科技創新“四項工程”、對外開放“六項舉措”、深化
“十項改革”決策部署,高效閉環抓落實,善作善成爭一流,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奮勇爭先、更加出彩。
1 著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突出抓好項目建設
高質量推進“三個一批”,力爭項目個數保持全省第一方陣。加力實施143個省重點、1003個市重點項目,確保完成投資1178億元、3522億元;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15億元以上、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100億元以上。
抓好泰普森戶外休閑產業園二期、平煤神馬尼龍新材料產業園等595個重點工業項目建設。
加快沈遂高速、國省干線公路升級改造PPP項目和“四好農村路”建設,確保上羅、許信高速建成通車。加快實施宿鴨湖水庫清淤擴容、洪汝河綜合治理等重大水利項目,完成南水北調向四縣供水工程;加快推進平輿通用機場建設。
積極擴大居民消費
加快天中環球港、建業總部港、中駿世界城等商業綜合體建設。做好皇家驛站、上蔡李斯步行街改造提升。
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和“數商興農”“快遞進村”“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
大力培育市場主體
深化“萬人助萬企”活動,建成企業服務總入口,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加快“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做好上市后備企業篩選和培育,力爭市場主體突破47萬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0家以上、上市企業1~2家。
2 著力實施科技創新工程
實施創新主體培育工程
力爭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0家、評價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60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0家。加大財政獎補力度,激勵企業大膽創新,全市企業研發投入增長20%。
實施創新平臺載體建設工程
黃河實驗室駐馬店基地盡快掛牌。規劃建設駐馬店市科技園、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原現代農業創新平臺。支持重點企業牽頭組建聯合體。抓好國家調味品檢驗檢測中心、夏南牛科技研發中心、中山大學河南研究院、壩道工程醫院、天方藥業重點藥物實驗室建設,新增省級高能級創新平臺20個,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20%以上。
實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程
建立跨部門財政科技項目統籌決策和聯動管理機制、面向產業需求的科技項目形成機制,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促進技術成果與需求高效對接。
實施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工程
實行政校企人才合作、企業技術人員職稱評聘直通車,力爭柔性引進2名院士,爭取每個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建立博士后流動站、中原學者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或院士聯系點。
3 著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加快產業提質升級
突出抓好“中國藥谷”建設,完成規劃編制,設立醫藥產業引導基金,扶持天方藥業、后羿制藥、鼎復康藥業、華中正大等現有企業發展壯大,加快GE醫療中原地區總部基地、醫藥中間體與原料藥“超級工廠”、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和研發合作成果,叫響“中國藥谷”品牌。
做大做強產業集群
聚焦“九大集群”建設,實施產業集群培育工程,加快形成、做大做強食品加工千億級,生物醫藥500億級,裝備制造、服裝制鞋300億級,現代化工、綠色建材200億級和節能環保、戶外休閑、新能源電動車等3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梯次構建新興產業集群體系。
促進數字化轉型
加快企業智能化改造和傳統產業賦能提升,新增上云企業1500家以上,爭創省級智能工廠2家、智能車間4個。新增5G基站2000個,實現5G網絡城鄉全覆蓋和重點應用場景按需覆蓋、智能化應用場景行業全覆蓋。
做實載體平臺
深化開發區體制改革,精準銜接國土空間規劃,重點發展2個主導產業+1個新興產業,推行“管委會+公司”“三化三制”改革,確保6月底前完成改制任務。加快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建設,抓好一期PPP基礎設施、綜合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和金玉鋒大健康生物產業園、今麥郎休閑食品產業園等產業項目建設。
4 著力推進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
提升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層次
實施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加快恒興、福和、馬莊、萬邦、豐樹等物流園區建設。加大招行引金力度,引進股份制商業銀行1~2家;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支持企業擴大直接融資,完成資本市場融資200億元以上。
提高生活性服務業供給水平
加快文旅文創融合發展,開工建設方特熊出沒旅游度假區、劉閣古寨項目,加快駐馬店文旅創意產業園、宿鴨湖生態休閑經濟帶、嵖岈山綜合提升、竹溝紅色教育基地建設,新增A級旅游景區2~3家,旅游綜合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加快發展服務業新業態
大力發展智慧、創意、共享、綠色等新興服務業,發展壯大總部經濟、平臺經濟、樓宇經濟、會展經濟、云呼叫中心等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服務業數字化、標準化、品牌化建設,全力打造現代服務業強市。
5 著力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加快高標準農田特別是西平、遂平、上蔡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建設,新建高標準農田84萬畝、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6.6萬畝,確保糧食面積穩定在1900萬畝以上、糧食產量穩定在160億斤以上。建立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10萬畝,培育新品種2~3個。
加快建設“國際農都”
壯大糧食、油料、肉、奶精深加工“四大優勢集群”,調味品、食用菌“兩大特色集群”,飲料制造、休閑食品制造“兩大高成長性集群”,叫響“中國牛城”“中國菌都”“花生之都”“中原奶都”“中國漁都”等產業品牌。抓好四級產業園體系建設,爭創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4個、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5家。
大力發展特優產業
加快優質小麥、花生、蔬菜、中藥材等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確保優質小麥發展到650萬畝以上、優質花生穩定在500萬畝以上、優質白芝麻穩定在80萬畝以上。保持肉、蛋、奶產量全省先進位次。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
新建改造農村公路200公里以上,完善鄉村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完成戶廁改造10萬戶,建成省級“千萬工程”示范村55個,深化提升“四美鄉村”示范村300個。
6 著力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
推動中心城區擴容提質
完成弱電管網入地32公里,新建改造供水管網9公里、燃氣管網11公里,新建集中供熱管網8公里、公共停車位2000個。新增綠地150萬平方米,力爭成功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實施棚戶區改造5個、老舊小區改造94個,打通6條斷頭路。嫘祖大道建成通車,完成解放大道、驛城大道、老樂山景觀大道下穿工程。加快市體育館向市民開放,市科技館、城市規劃展示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布展開放。
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支持遂平縣打造全國領先世界知名的食品名縣,泌陽縣打造中國牛城、中國菌都,正陽縣打造中國花生之都,西平縣打造全國最大的畜牧機械裝備制造基地,汝南縣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電動車研發、制造和應用示范基地,新蔡縣打造中原有影響力的特種機械研發制造基地,確山縣打造中原綠色建材基地、中國提琴之鄉,平輿縣打造建筑防水、中國皮革和戶外休閑用品產業基地,上蔡縣打造中原鞋都,推動縣域經濟“成高原”。
保持房地產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租購并舉,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更好滿足群眾住房需求。加大問題樓盤化解力度,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
7 著力深化改革開放
實施開放帶動戰略
圍繞打造“國際農都”“中國藥谷”“智造之城”,瞄準國內外500強、上市公司、“專精特新”企業,完善重點產業鏈圖譜和招商路線圖,籌備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東盟博覽會、廈門博覽會、河南投洽會等大型展會,力爭簽約億元以上項目400個以上,在引進5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上實現新突破。
拓展開放平臺空間
高質量承辦第25屆中國農加工投洽會、第41屆中國國際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博覽會,積極申建保稅物流中心(B型)、農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中國(河南)自貿區駐馬店開放創新聯動區申建進入省第一序列。促進海鐵聯運、公鐵聯運、公路物流港無縫對接,力爭建成平輿內陸港,搭建海陸空立體化交通體系。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辦”“有訴即辦”“標準地+承諾制”,深化全市通辦、跨省通辦,促進交房(交地)即交證、“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不超過60個工作日。推行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指尖辦”,打造“15分鐘”便民圈。
統籌重點領域改革
突出抓好國資國企、投融資、放權賦能、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以及財稅、金融、供銷、民營企業、醫藥衛生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確保改出新活力、改出高效率、改出新動力、改出駐馬店高質量發展的新天地。
8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繼續辦好民生實事
做好“加快補齊教育短板、健康駐馬店建設、擴大城鄉居民就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練江河全域治理、全民健身補短板、農村戶廁改造、戲曲進鄉村、司法為民服務、助殘服務、校園食品安全”等11項市定惠民工程。
穩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大氣、水環境質量達到省定目標。實施天然氣“入鎮進村”工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西部山區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淮河流域生態保育帶建設,完成造林4萬畝,林木覆蓋率35%以上。積極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
穩定和擴大就業
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城鎮困難人員、16~60周歲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業,新增城鎮就業6.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8萬人。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高標準建成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新增技能人才18萬人以上、高技能人才5.7萬人以上。
持續加強社會保障
健全工資決定及正常增長機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建立職工醫保門診共濟制度,擴大醫院門診費用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適度提高低保、特困人員救助標準,延長未成年特困救助對象至18周歲。加強養老服務,實現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全覆蓋。
大力發展教育事業
新建改擴建幼兒園53所、義務教育學校84所、普通高中16所,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學校79所,新建農村教師周轉宿舍200套。全面落實“雙減”政策,鞏固提升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覆蓋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加快建設健康駐馬店
加快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市婦幼綜合體、市中醫院新院區、3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等項目建設,推動鄉鎮、村(社區)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達標升級。加快市體育公園、中心城區“15分鐘”健身圈、縣區社會足球場建設,更好滿足群眾健康需求。
傳承創新發展優秀文化
高標準打造竹溝特色小鎮、雷崗戰役遺址、鄂豫邊省委舊址紅色品牌。深度挖掘重陽文化、車輿文化、梁祝文化、盤古文化、嫘祖文化、戲曲文化,推動文旅文創融合發展。加快市融媒體中心建設。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深化“四大”行動,“一村(格)一警”工作,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駐馬店。
9 著力防范化解風險隱患
防范化解疫情反彈風險。
防范化解財政金融風險。
防范化解自然災害風險。
防范化解安全生產風險。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