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陽光下播灑 ---汝南縣殘聯助殘工作紀實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王新立)汝南,是一座千年古城。秦漢以降,經過千年的滄桑巨變和世事更迭,一處處閃耀著人文色彩的歷史文化遺跡,無聲地向人們展示著他博大的胸襟和包容的情懷。
時光之水一路奔涌到二十一世紀,伴隨著脫貧攻堅戰役的全面打響,90萬勤勞善良的汝南人再一次煥發出蓬勃的激情和沖天的干勁。各行各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集聚全部力量與智慧,積極投身打好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現在,讓我們的筆觸走進這樣一個特殊的幫扶群體吧!
落實幫扶政策
“我多年患病,行動有障礙。我做夢也沒想到,現在的我,竟然能夠脫貧致富!”。
這是汝南縣梁祝鎮任莊村肢體殘疾人任廣恩發自肺腑的感激話語。誰也不會想到,就是這樣一位重度肢體殘疾人,在脫貧攻堅這場偉大戰役中,通過參加縣殘聯舉辦的免費技術培訓班,不但熟練掌握了養豬技術和葡萄種植技術,還得到了扶貧資金的支持,實現了自主創業,現在每年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
在汝南縣,有很多像任廣恩這樣的殘疾人,做夢都想過上自食其力的生活。然而,由于自身原因,這些殘疾人特別是農村貧困殘疾人已成為貧困程度最深、扶持難度最大、扶貧成果最難鞏固的特殊困難群體。為了破解這個難題,汝南縣殘聯借鑒外地經驗,及時推出“產業支撐,入股分紅”等致富新舉措,為全縣貧困殘疾人精準脫貧蹚出一條行之有效的新路子。
為了幫助部分殘疾人提振生活信心,徹底克服“等、靠、要”思想,汝南縣殘聯充分發揮思想引領作用,依托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鄉鎮黨員干部短期培訓基地等陣地,按照“群眾缺什么就補什么,需要什么就講什么”的原則,對貧困戶和殘疾人進行文化理論、產業發展、實用技術、就業創業、信息科技等培訓,定期邀請致富能人、產業大戶介紹創業經驗等,對殘疾貧困戶既“扶志”,又“扶智”,不斷提高貧困殘疾人參與產業發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教育培訓,全縣殘疾人通過發展精品果蔬、特色養殖等優勢產業,已興辦農業企業 家、成立村級合作社 家,實現了貧困殘疾人和群眾利益聯結全覆蓋。
在帶動貧困殘疾人發展優勢產業的同時,考慮到部分重度殘疾人缺乏勞動能力,難以靠自身脫貧的困境,汝南縣殘聯通過“入股分紅”的幫扶模式,積極幫助重度殘疾人把上級扶貧部門無償提供的專項扶貧資金作為殘疾人入股資金,投入到縣鄉村三級扶貧基地,依托扶貧基地幫助殘疾人發展種、養業,年終由基地根據盈利給入股殘疾人分紅,實現了一次投入、長期滾動發展的良性循環。這一舉措,不僅可以聚少成多、壯大扶貧基地發展規模,又避免了殘疾人因資金使用不當或缺乏技術而無法脫貧的問題,形成了基地、市場、殘疾人相互依賴的產業鏈和利益共同體,實現共同發展。
堅持貼心服務
為了讓全縣殘疾人充分享受黨和政府無微不至的關懷,汝南縣殘聯長期堅持開展為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提供上門辦證、輔具適配、就業創業培訓“三項”貼心服務。一是對符合辦證條件的殘疾人堅持應辦盡辦,尤其對那些住地偏僻、行動不便的重度殘疾人,縣殘聯特邀市、縣醫院專家組成工作組,走村入戶上門辦證,以暖心的行動贏得社會各界的交口稱贊。二是利用“全國愛耳日”、“全國助殘日”、“國際殘疾人日”等節慶活動,為殘疾人發放輪椅、助聽器、拐杖、校園安全包等大型輔具6000多套,幫助他們有效提升生活水平。三是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近年來,縣殘聯先后舉辦培訓班96期,培訓殘疾人3682人。同時,縣殘聯還以汝南袁月英麥草畫藝術有限公司、汝南自強防護品經銷公司、汝南鑫鑫肥業有限公司等愛心企業為就業平臺,先后安置殘疾人264人實現就業。
與此同時,汝南縣殘聯高度重視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無障礙改造工作,投入資金360多萬元,對全縣貧困殘疾人家庭進行了無障礙改造。全面實施殘疾人危房清零,投入資金1658萬元,對425戶殘疾人家庭危房進行改造,實現了殘疾人家庭無危房。認真開展0-6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堅持制度銜接,應救盡救原則,對有康復訓練需求,具有康復潛力的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用專業康復技術和手段為殘疾兒童提供精準有效的康復服務。為460名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對有需求的殘疾兒童輔具適配和假肢矯形器實現100%覆蓋。
不僅如此,汝南縣殘聯還在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兩項”補貼政策狠下功夫,切實做到貼心服務。目前,全縣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人員6125人,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人員11958人,兩項補貼資金全部發放到位。506名殘疾人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也得到足額發放,全縣殘疾人通過貼心服務,深深感受到自身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探索醫養結合
針對重度殘疾人的托養問題,汝南縣殘聯勇于創新,成功探索了“醫養結合”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模式,實現“托養一人、解脫一家,脫貧一戶、溫暖一方”。
全縣以“1+15”的模式設計建設16個重殘托養中心,設施完備,服務周到。其中,1個城區重殘托養中心,依托縣人民醫院康復醫療建設,服務三個街道辦事處重度殘疾人入駐;15個鄉鎮重殘托養中心,依托所在鄉鎮衛生院建設,服務本鄉鎮重度殘疾人入駐,實現城鄉聯動,無縫覆蓋。
與此同時,汝南縣殘聯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經常利用各類節日到重殘托養中心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在重殘托養中心及困難殘疾人他們送去洗護用品、防走失手環和防走失手帖、輪椅、被子、奶、米、面和食用油等慰問品30余萬元。定期組織志愿者和黨員志愿者開展助殘扶殘活動,幫助殘疾人理發、剪指甲、心理疏導、鋪床疊被子、打掃衛生等。全年走訪慰問重殘托養中心及困難殘疾人30多次,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20次、惠及殘疾人3200余人次。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汝南縣殘聯堅持統籌協調,實現全縣殘疾人零感染。
汝南縣殘聯探索的工作模式,受到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張海迪的高度評價,并被國家扶貧辦評為全國扶貧創新獎,在2020中國豐收節、第三屆農民電影節的直播現場,市殘聯理事長張銀良受邀向全國人民介紹汝南助殘脫貧經驗。
建設“美麗工坊”
為了鞏固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汝南縣殘聯積極開展殘疾人“美麗工坊”建設活動。
該項活動以實現殘疾人婦女就業、帶動殘疾人婦女增收致富為目標,充分利用農村殘疾人婦女人力資源優勢,通過發揮婦女群體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手工制作等業態的優勢和社會企業安置帶動作用,把城鎮、農村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婦女這一勞動力資源轉化為促進經濟社會和自身發展的有效資源。
活動開展以來,始終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市場導向”的原則,以農村廣大殘疾人婦女、城鎮失業殘疾人婦女等為對象,依托有帶動能力和有實施項目內容的各類企業,結合婦聯部門“巧媳婦”工程,扎實開展殘疾人婦女“美麗工坊”建設活動,幫助更多殘疾人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實現殘疾人婦女就業增收。
經過一年來的辛勤努力,“美麗工坊”建設活動取得了預期成效。僅以袁月英麥草畫殘疾人就業基地為例,2021年,汝南縣殘聯共對全縣殘疾人開展農業種養殖實用技術、家庭手工作坊、電商等就業技能培訓14期,培訓殘疾人495名,有375名殘疾人實現了就業或自主創業。2021年12月3日,袁月英麥草畫殘疾人就業基地被駐馬店市殘聯、駐馬店市婦聯授予全市首家“美麗工坊”。
與此同時,汝南縣殘聯堅持“請進來,走出去”工作方略,積極推進聯合國亞太經社會殘疾人生計保障與改善項目。2021年6月,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以下簡稱“亞太經社會”)與駐馬店市殘疾人聯合會合作項目落地汝南。項目分別在老君廟、閆寨、肖屯村實施。汝南縣殘聯結合項目要求,積極做好配合工作。通過開展調查走訪摸底、殘疾人技能培訓、入戶走訪結對幫扶等措施,累計舉辦殘疾人農業實用技能、蔬菜嫁接技術、電商直播帶貨銷售等培訓班6期180人次,幫助殘疾人實現就近就業和創業。
一枝一葉總關情,灑向人間都是愛。面對未來,汝南縣殘聯將更加從容自信,傳遞落實好黨和政府的關懷,讓每一位殘疾人感受到明天更加溫暖的陽光!
責任編輯:閆海峰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