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運啟:“爆”出來的幸福生活
駐馬店網訊(記者 王朝朝 通訊員 楊明華)右腳踩“鍋”,左手握緊把手,右手用力一扳,“嘭”的一聲,蒸汽瞬間騰空而起,飽滿的玉米花順勢進入口袋。看上去,色澤金黃,大小勻稱;嘗一粒,蓬松酥脆,香甜可口。日前,在汝南縣常興鎮街道十字路口,記者目睹了柏丈屯村67歲老人施運啟的精彩之作:爆米花。

施運啟的面前擺放著一個爐具,火苗呼呼上穿,爐具上放著支架,爆米花機在電動機的作用下,有節奏地轉圈,大約10分鐘,隨著一聲震耳的響聲,新鮮的爆米花出爐了。
施運啟從25歲就開始做爆米花生意。那時家里窮,沒有掙錢門路。一次進城看到有人在加工爆米花,頭腦靈活的施運啟在現場邊看邊學,后來在父母的支持下,買了一臺爆米花機,在家鄉附近加工爆米花,期望能依靠自己的勞動,增加收入,改善一家人的生活。
剛開始沒有經驗,不是把玉米爆糊了就是爆生了。熟能生巧,經過在家多次練習,他慢慢地掌握了爆米花的加工技術,爆出來的玉米花色澤金黃、蓬松酥脆,令人愛不釋“口”。
“加工爆米花關鍵要把握2點:一要選好原材料。不能用霉爛的玉米,這樣才能保證加工出來的爆米花個個大小勻稱,色澤金黃;二要掌握好火候和時間?;鸷虼罅巳菀缀?,火候小了容易生,爆出的玉米花不成形,時間一般控制在10分鐘以內。”說起加工爆米花的經驗,施運啟侃侃而談。
上世紀80年代,施運啟用架子車帶著爆米花機到處游動加工。每到一個村子,先設點擺攤,然后再喊:爆米花啦。“從‘嘭’的第一聲響起,生意算是正式開張,陸陸續續就會有人聞聲而來。炸一‘炮’玉米3斤,收費3毛錢,辛苦一天,能有10塊錢的收入。”施運啟說。
時光荏苒。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爆米花已逐步成為人們舌尖上的美食,加工爆米花的人也越來越多,施運啟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一干就是40多年。爆米花機從當初的手搖式轉變為現在的電機帶動式;收入從當初的一“炮”3毛錢到現在的一“炮”5元錢;攤點從當初的游動式到現在的定點加工式;品種從當初的爆玉米到現在的“爆”小麥、大豆、大米等,技術越來越精,口碑傳遍十里八鄉,收入打著滾地往上翻。依靠爆玉米花,施運啟80年代末就蓋起了4間平房和3間偏房,新款式的家用電器一應俱全,老兩口享受著新時代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
施運啟白天到街道上加工爆米花,從早忙到晚,一天工作10來個小時,平均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老伴在家管理5畝耕地,每年夏季種植夏枯草中藥材,秋季種植玉米,每畝每年有3000多元的純收入。施運啟和老伴有3個女兒,現已分別出嫁。女兒們心痛老人,都勸父母不要再干了,在家或跟著女兒一起生活,享享清福。施運啟一聽,說啥也不同意。他說:“現在黨的政策好,趁俺身子骨還硬朗,多掙了錢,免得老了給孩子們添麻煩。”
今年,施運啟和老伴種地收入了1萬多元,加工爆米花收入了2萬多元,吃不吃,穿不愁。平時,施運啟還將自己加工的爆米花送給他人吃。誰家要是有事找他幫忙,施運啟高興得比誰跑的都快。
人老心不老,勤勞顯本分。施運啟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和辛勤勞動,演繹著精彩的晚年生活,豐富和滿足人們舌尖上的精神需求。
責任編輯:閆海峰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