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期中原科普講壇在黃淮學院開講——王復明院士:固壩修道是我一生的追求
駐馬店網訊(記者 張士君)9月27日,全市科技工作者、市內大專院校部分師生、全市相關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齊聚黃淮學院,參加第33期中原科普講壇。本期中原科普講壇主講人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復明。王院士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固壩修道是我一生的追求”為主題,為大家科普了他自己研究發明的堤壩及地下工程防滲堵涌高聚物成套技術。
中原科普講壇是科協系統搭建的大型公益性高端科普平臺。本期講壇由駐馬店市科協承辦,黃淮學院、央視網協辦。除線下講座的形式外,還將通過相關直播平臺向公眾直播。本期科普講壇由市科協黨組書記張建華主持。主講人王復明院士現任重大基礎設施檢測修復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地下基礎設施非開挖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主任等職,長期從事基礎工程設施安全維護理論與技術研究,在基礎工程滲漏涌水防治和隱蔽性病害診治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創新成果。王復明院士的講座縝密嚴謹,深入淺出,講座中他善于把高深的高科技概念、術語用通俗易懂的形象比喻解答出來。在講到他發明的堤壩及地下工程防滲堵涌高聚物注漿成套技術及設備的應用時,王院士說,對堤壩、路基、地下工程的檢查和修復,就像對一個病人的病灶檢查,先用類似醫院的X光機作透視檢查,發現透水或有塌方隱患的“病灶”時,就向“病灶”處“打針”,所謂“打針”,就是用注射的形式向“病灶”處注射兩種流質的高聚物,高聚物被“注射”到“病灶”后,迅速發生反應,膨脹數倍生成高強度的固態物資充塞“病灶”,從而達到修復的目的。這項免開挖的世界級領先技術顛覆了堤壩、路基、地下工程開挖、填充的常規的檢測修復方式,現在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項大型基礎建設的檢測和修復……
張建華在對本期科普講壇作總結時表示:王院士的科普講座既有多年從事科研工作的總結,又有今后科學研究的展望;既有理論上的深刻感悟,也有實踐中的升華提煉。希望我市廣大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師生要弘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為我市的科技事業做出貢獻。
責任編輯:王偉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