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味話劇《開飯!》 “一副碗筷”標記鄉愁
摘要:該劇作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0年度資助項目,由黃盈工作室、仙童戲劇出品制作,中共北京市東城區委宣傳部聯合出品,入選大戲東望·2021南鑼鼓巷戲劇展演季。
新京味原創話劇《開飯!》,近日作為首都劇場原創邀約劇目如期上演。該劇是黃盈導演的第八部新京味話劇,也是他個人導演生涯的第50部作品。
此前黃盈就曾表示這是一部寫給父輩的作品,是給老一輩工人階層的贊歌。劇中呈現出的時代更迭的情感真摯親切,觀演之余,觀眾還不忘拍下全家福留影。該劇作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0年度資助項目,由黃盈工作室、仙童戲劇出品制作,中共北京市東城區委宣傳部聯合出品,入選大戲東望·2021南鑼鼓巷戲劇展演季。
劇中的何家一共三個孩子,大哥、二哥和三妹。他們分別出生于上個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間,經歷了新中國成立之后最為困難的一段時期,經歷了變革、動蕩、趨好,在時代的大浪翻卷間漸漸老去……從第一幕的1959年,到第七幕的2021年,130分鐘的演出濃縮了北京一戶普通人家近70年的變化,讓觀眾得以窺見北京城近70年的飛速變化。
為了在舞臺上呈現近70年的時代變遷,舞美設計李彪決定采用改變舞臺“遮幅”方式,給7場戲7個不同的“景別”。7場戲擁有不同的邊界大小,尺寸變化間,是視覺與心理的節奏轉換,也是時代與人情的變化。觀眾在每一幕的換景中,親見“遮幅”開開合合的過程。
也因為“遮幅”與舞美的變化需要一些時間,所以在幕與幕間的換場時,觀眾還看到了一系列多媒體影像呈現,這些畫面中堆疊著豐富的時代影像素材。此外,時代變遷也給道具帶來不少的挑戰,整出戲大大小小的道具共300余件。
近20位演員在7場戲中一共飾演了近百個角色,全劇服裝也超過了200件。主演邵澤輝也是一名導演,于他而言是在舞臺上體驗父親的人生。“我的父親就是一位鋼鐵工人,他的性格、行事習慣,跟劇中我的角色有很多相似,這應該是我和這個角色最大的關聯。”而導演黃盈邀請他出演也是因為他身上的氣息就是角色“何慶生”本人。
出生并在北京生活40余年,骨子里就有這座城市文化的基因密碼,黃盈也愈發明確要好好記錄下北京城的變化。從早期的《棗樹》《馬前馬前!》到后來的《鹵煮》《斷金》《打開一九九〇》,黃盈堅持做時代的記錄者。而到了《開飯!》,黃盈的“筆觸”更加細膩,他選擇最普通的人家最習以為常的飯桌,用“一副碗筷”記錄時代之發展,百姓觀念之變遷。《開飯!》的這兩個小時,就是鄉愁的標記。
謝幕時,在暖黃的燈光下,站在舞臺最前面的是舞美裝臺工人師傅們。開演前,黃盈對他們說,“這出戲是演給父輩的,更是獻給工人階級的。”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