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榜啦,聽聽高考生的那些故事
摘要:馮華毅的姐姐馮慧說,弟弟一直很優秀,沒讓家人操過心,父親在他高考前突然出事,家人害怕影響他的考前情緒,就決定先瞞著他,等高考結束后再告知,弟弟今年的高考成績也是給父親的一份最好的禮物。

彭祎航(左)彭子年(右)

馮華毅

李健鐸

王海涵

雷德講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鄭松波李鑫楊小燕于揚李玉坤實習生柳慧萍郭磊通訊員汪星晨王俊博文圖
各地高考成績陸續放榜,記者發現,不管
是家長還是老師,對高考、對教育都有一些不同以往的思考和見解,那就是“考出了好成績固然重要,但一定不是最重要的”。近日,記者采訪了幾名考生,試圖探究他們成功的秘訣,記述他們學習生活當中的酸甜苦辣。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聽聽他們的故事吧!
孩子教育“無為而治”培養學習習慣尤為重要
今年開封高考成績比較理想的兩個孩子有許多巧合:兩人都姓彭,都是男生,都畢業于開封高級高中,初中都來自開封求實中學。
彭子年——理科(男)、裸分727(民族加5分)共732分。彭祎航——文科(男)、裸分689。
彭祎航的班主任陳其龍說,彭祎航的中招成績在班上并不突出,但是他的踏實、肯吃苦給陳其龍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彭子年考入開封高中時,成績就十分優秀,他的班主任劉艷強介紹說:“彭子年學習非常專注和投入,該學的時候在學,該玩的時候就玩。比較聽老師的話,但凡是老師指導到的、要求到的,他都能做到。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彭子年有獨立的思考能力,思考問題比較深入,善于討論問題,善于利用身邊的資源學習。”
彭祎航媽媽是中牟縣的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對于教育孩子有一定基礎。這似乎是彭祎航能取得優異成績的原因之一。彭祎航媽媽說:“從小祎航學習習慣就非常好,知道自律,從不拖拉。他的愛好廣泛,自小學習繪畫,長大后更是喜歡運動,尤其喜歡籃球、跑步等項目。高考完后,孩子第一時間到駕校報名,希望在進入大學前拿到駕照,昨天他已經通過了科目一的考試。高考查分絲毫不影響他考科目一。”
彭子年的爸爸畢業于鄭州工學院,現在是一名空分設計師。彭子年爸爸對子年的教育一直秉承著“無為而治”的原則。他說:“孩子的學習一直都十分自覺,我們只是偶爾的催促一下,幾乎沒有過多的干涉。我們從小就比較注重培養他的學習習慣,當天的任務必須當天完成。只要完成學習任務,他就可以做他感興趣的事情。養成習慣之后,孩子就不會把學習當成負擔,就會保持對學習的興趣。而且子年的求知欲比較強,對未知的事物總想搞個明白,所以課余的時間看著他是在玩兒,其實也是一種學習。”
信陽學子分數超出一本線116分他的心愿:希望父親醒來分享喜悅
“這次成績也是給父親最好的一份禮物,希望他能夠早日蘇醒。”6月25日上午,信陽光山二高文科學生馮華毅告訴記者。在本次的高考中,馮華毅取得了裸分674分的成績,遠超一本線116分。而在高考的前一天,馮華毅的父親不幸在工地發生事故,至今仍在醫院昏迷不醒。
“知道成績后,一直睡不著覺,等到凌晨4點左右才睡著,6點左右就醒了。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順其自然、爭其必然,這是自己一直信奉的一句至理名言,也收獲了勝利的果實。”馮華毅說。
記者了解到,馮華毅的父親6月6日在工地上班時,突發意外,被兩米多高的塔吊撞擊,從二樓直接墜下,腦袋著地,至今仍昏迷不醒,而直到6月8日高考結束后,家人才告知他這個消息。
馮華毅的姐姐馮慧說,弟弟一直很優秀,沒讓家人操過心,父親在他高考前突然出事,家人害怕影響他的考前情緒,就決定先瞞著他,等高考結束后再告知,弟弟今年的高考成績也是給父親的一份最好的禮物。
馮慧告訴記者,父親目前在武漢同濟醫院搶救,至今仍然昏迷不醒,現在一家人只希望能夠籌到父親住院和后期康復治療的費用,以減輕整個家庭的經濟壓力。
如果你想幫助這個困難的家庭,可以致電記者。聯系電話:0376-6185528,6365559。
最好的生日禮物高考放榜日恰逢18歲成人生日
信陽高考放榜日,理科學生李健鐸單科數學滿分已簽約北大。李健鐸告訴記者,高考結束后,根據答案預估的分數為701分,沒想到預估的分數比高考成績多出1分,也是在意料之中。
“自己也沒有什么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認真聽老師講的每一個知識點,充分利用時間。對未來最大的慷慨,就是把一切獻給現在,抓住現在的每一寸時光。”李健鐸說,6月25日剛好是自己十八歲的生日,也算是給自己成人最好的一份禮物了。
李健鐸稱,可能自己的數學成績得益于自己的數學老師,他也是自己的父親,但是在高中這幾年,父親也沒有額外對自己補習,自己也是抓住了課堂上的時光;平時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父親總是陪伴著自己,會一起去打乒乓球散心。
李健鐸的父親李枝倫也是他的數學老師。“對于李健鐸,一直以來在學習上我們很少進行課外補習,只是進行思想上的交流。他情緒出現波動時,我就和他談心交流。孩子努力不努力只有他自己知道,一直以來,他都在學習時間認真學習,不會偷偷去玩。”李枝倫說道,“2020年,李健鐸去參加河南省數學競賽,最后拿到了一等獎。”
比較自信查分當天被同學從網吧喊回來
“25日凌晨,大家都在等查詢高考成績時,王海涵在網吧打游戲。他應該是比較自信的。”“從初中到高中,他的考試成績一直都是第一,平時的聯考成績也很優異。”6月25日上午,王海涵的成績出來之后,其班主任郭老師淡定地告訴記者。“我查完他的成績后,讓另外一個同學把他從網吧里叫過來的。這個學生智商很高,平時倒沒怎么刷題,性格方面也不錯,人緣好。”郭老師表示。
記者了解到,王海涵的父親王先志是光山縣一高高三數學老師,其母親也在當地一所小學教數學。“這個孩子平時性格比較安靜,智商高,很少見到他晚上回家還熬夜學習的,有時回來會玩會兒手機。不過他自制力強,初中時還經常玩游戲,上了高三就不玩了。”王先志告訴記者。
據悉,王海涵的成績分別為語文137分、數學149分、英語145分、理綜281分。目前,王海涵正在向北大招生組的老師了解相關政策。
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經常專注地去學習
高考結束時,雷德講給自己的估分是640分左右,等到成績揭曉,才知道考了675分,超出了自己的預期目標。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了解到,雷德講家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他的勵志逆襲尤為不易。
談及自己的“學習經”,雷德講說,只要把老師安排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其次就是合理安排時間,在學習上分清輕重緩急和主次問題,可以讓時間變得更高效。同時,身邊同學好友的激勵,也給了他很大動力和信心。
雷德講告訴記者,他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喜歡外國作家歐·亨利的短篇小說和歷史小說。“高一高二的時候看得比較多,高三學習緊張就不看了。”雷德講說。
“德講從高一時我就覺得他語文好,數學差一點,后來分科我建議他報的文科。”雷德講的班主任趙海偉說,雷德講同學的命運非常坎坷,高中時還差一點休學。“德講的家庭條件不太好,因為父親有病,他本人體質也弱,家里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趙海偉告訴記者,雷德講的課堂狀態非常好,老師講課時,可以從眼神里看出來,他總是在全神貫注認真傾聽。在學校舉辦的第二屆詩詞大會上,雷德講曾獲全校亞軍。
對于給學弟學妹有何寄語,雷德講說:“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經常專注地去學習。”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