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駐馬店分行 傳承紅色記憶 弘揚“紅旗渠精神”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劉琳 通訊員 馮博)為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全行黨員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進一步推動建設銀行駐馬店分行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近日,建行駐馬店分行組織第一批黨支部書記、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優(yōu)秀共產黨員到林州市紅旗渠,舉行“迎建黨百年 謀建行新篇”傳承“紅旗渠精神”黨史學習教育專題活動。
在紅旗渠青年洞,大家凝視著陡峭的懸崖絕壁、穿山而過的紅旗渠水,領略了紅旗渠的歷史風貌,感受到林縣青年大智大勇、不怕犧牲的精神。面對黨旗,大家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進一步堅定了跟黨走的信心。
在紅旗渠紀念館,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件件簡陋的工具、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讓大家深入了解了20世紀60年代的林縣人民為解決用水問題,在極其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和物資極端匱乏的條件下,以血肉之軀,苦戰(zhàn)10個春秋,修成享有“世界第八大奇跡”之稱的人工天河——紅旗渠的奮斗歷程,學習了“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參觀人員被當年紅旗渠修建過程中無數黨員干部吃苦在前、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事跡所震撼。
在演出劇場,大家觀看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走近紅旗渠》。大型音樂舞蹈史詩《走近紅旗渠》運用多種藝術形式,講述了感天動地的英雄故事。
在“扁擔精神”紀念館,大家參觀了展出的各類珍貴照片480張、實物160件、實景4個,從不同方面了解了“扁擔精神”的誕生與傳承。
據了解,20世紀50年代,石板巖供銷合作社工作人員靠著一根扁擔,翻山越嶺,走村串戶,全力服務當地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創(chuàng)造了聞名全國的“艱苦奮斗、勤儉辦社、一心為民、開拓創(chuàng)新”的“扁擔精神”,為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tǒng)的發(fā)展樹立了一面旗幟。
此次“迎建黨百年 謀建行新篇”傳承“紅旗渠精神”黨史學習教育專題活動,使該行黨員全面了解了“紅旗渠精神”的孕育、形成及發(fā)展,深切領會了林州人民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
該行黨員表示,要將“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融入實際工作中,牢記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時刻用“紅旗渠精神”鼓勵自己實干擔當、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加壓奮進、凝心聚力,為實現(xiàn)建行駐馬店分行高質量發(fā)展的工作目標不懈奮斗,以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