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健康科普“帶上嘴”“長上腿”
摘要:近三年來,“健康中原行·大醫獻愛心”已建立志愿服務團隊119支,來自臨床一線、健康教育、疾病防控、科普領域的專家4312人次走進貧困地區,把健康科普的種子播撒在廣袤的中原大地。
河南日報記者柯楊 王平
一組最新發布的數據相當“硬氣”:截至2020年年底,河南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6.76%,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61個百分點,實現了從“低起點”向“較高水平”的跨越。
居民健康素養,是指個人學習健康知識技能,并用來維護自身健康的一種能力。老百姓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預防80%的心臟病、中風、II型糖尿病,以及40%惡性腫瘤的發病——這其中每個數字放在我省,都是一個龐大的群體。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省進一步加大了防疫知識的普及力度,積極助力疫情防控中原防線的夯實與筑牢。
一道既豐盛又好吃的“健康科普大餐”
4月19日,“健康中原行·大醫獻愛心”鄉村振興志愿服務專項行動走進汝南縣。這是專項行動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健康中原建設,全新打造的“升級版”。
這個“升級版”的陣容堪稱“豪華”:“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榮譽稱號獲得者高延征、鄭福增、張衛青,省級“十大健康科普人物”陸建義、陳小兵、劉芙蓉等專家都來了,他們走進社區、學校、農村,帶來了多個主題的健康科普講座。
“一聽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這是群眾對專項活動的普遍評價。
2018年以來,由省衛健委、省扶貧辦、省文明辦聯合開展的這項行動,先后走進全省41個縣區。通過成立一支健康扶貧志愿服務隊伍、開展一次覆蓋縣鄉的科普講座、推廣一套健康素養標準課件、舉辦一次鄉村醫生科普技能培訓等方式,打出了“十個一”組合拳。截至目前,全省已開展健康巡講培訓8.3萬場,健康巡講覆蓋563.2萬人次,義診341.5萬人。
一場與群眾零距離的暖心交流
一場專項行動,獲益的不僅是老百姓,也包括加入“健康中原行·大醫獻愛心”專家團隊的醫療專家。
參加專項行動以來,省級科普專家周剛經常收到報喜消息:很多“老煙民”說聽了他的勸,煙戒了,血壓降了,得病也少了。
省腫瘤醫院內科副主任陳小兵的“防癌40字訣”,借助專項行動插上了傳播的“翅膀”。很多聽過他講課的群眾,成了他的抖音“粉絲”,每天都會打開手機,跟著他動起來。
用省人民醫院骨科醫生王亞寒的話說:面對面講述、手把手示范,始終是健康科普的最好方式。不管路有多遠,我一定堅持走到大家面前。
近三年來,“健康中原行·大醫獻愛心”已建立志愿服務團隊119支,來自臨床一線、健康教育、疾病防控、科普領域的專家4312人次走進貧困地區,把健康科普的種子播撒在廣袤的中原大地。
一次提升全民健康素養的成功實踐
接地氣,有底氣。專項行動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貧困地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工作途徑,自身也成了一張叫響全國的科普“名片”——先后成為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獲得“河南省第四屆優秀志愿服務集體”稱號,并被列入省委、省政府鄉村振興戰略《河南省鄉風文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十個一”工作法還被評為“推進醫改,服務百姓健康十大新舉措”。
最近幾年來,全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走出了一條令人振奮的攀升線: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別達到10.21%、14.38%、19.11%。2020年更是大幅超過了國家規定的20%的目標任務。
“這一專項行動,是我們以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為突破口,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的重要舉措。通過組織健康科普專家走基層、下鄉村、進農戶等志愿服務,促進了基層群眾健康素養水平的提升,達到少得病、晚得病、不得病的目的。”省衛健委主任闞全程說。
今年,省市兩級“健康中原行”將在所有縣區全面開展,把專項行動融入精神文明建設、融入愛國衛生運動、融入全民健身,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健康意識、健康能力,為健康中原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