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輿觀芝麻
文/馬曉娟
平輿之行歸來已多日,心中的感動卻如同芝麻吃在嘴里一樣,唇齒留香,經久難忘。
在人們過去的印象中,河南窮,河南的駐馬店更窮,駐馬店的平輿,更是幾乎連河南人也少人知曉。真可謂一窮毀所有。誰能想到,在駐馬店的深巷里,有一個叫平輿的古城,在當地以種芝麻著稱。這個古城,在新時代的光耀里,正以自己獨特的面貌刷新和沖擊著來客的認知。
芝麻開花節節高。芝麻的生長過程很有意思,花直接開在莖上,一層一層從下往上開花結果。芝麻粒也很獨特,在自然界的果實里,小到不能再小。可是小小的體內竟然蘊含了流光溢彩的美味油脂,被命名為“香油”,可見其天然即為至香之物。同時,芝麻因富含維生素E、鐵而具有消炎、養血、護膚、健骨等養生作用。芝麻并非平輿獨有,但平輿的地理環境,加上蒼天和大地云雨際會所形成“桑拿”氣候的機緣巧合,使得平輿更適合種芝麻。平輿人種芝麻由來已久。太久遠的不說,只說自新中國成立后,在政府的主導和支持下,平輿人就一直在種芝麻、研究芝麻,芝麻的畝產量上漲了四倍,平輿縣竟然還成立有“芝麻辦”,專門負責芝麻的科研、產供銷服務、財政補貼等事宜。勤勞而智慧的平輿人,抓住時機,利用政策,實現了芝麻種植的產業化、機械化,因為芝麻一身是寶,又衍生出芝麻附加產品生產的工業化。
在田間地頭,面對城里來的采風作家們各種各樣的問題,陳小立,這個承包了13000畝芝麻地的中國式莊園主,一臉憨厚,認真作答。細心的他,事先為來客準備了粗布鋪在地上,供大家體驗一把收獲芝麻的感覺。一群人各自小心翼翼地把芝麻捆兒倒栽過來,輕拍,只聽得呼啦啦、呼啦啦聲此起彼伏,大家一下子興奮起來,拍芝麻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
種植,是芝麻的源頭產業。深加工,是平輿人的朝陽產業。平輿人胡小東,年少時到南方打拼,思鄉的他,把學到的一身好本事帶回來,創辦芝麻深加工工廠,創立自己的品牌,產品以網絡直銷的方式遠銷海內外。一腳踏進他的廠區,還沒看到芝麻和車間的影子,一股濃香襲來,是香油的味道!大家不約而同開懷大笑,使勁兒吸氣。在主人開腔迎客之前,香油已經用自己的體香,搶先一步醉倒了客人。除了人們熟知的香油、芝麻醬以外,愛動腦子的胡小東,還把芝麻葉制成易于保存的成品,來滿足芝麻葉面條吃客一年四季的需求,把芝麻經九蒸九曬制成高營養的芝麻丸等無比豐富的芝麻產品,不一而足。芝麻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在平輿的現代農人企業家手里被做到極致,真可謂物華天寶與地靈人杰的珠聯璧合!
不僅如此,情懷滿滿的平輿人馮志合,在自己成長的土地上,建立起一座芝麻博物館和芝麻小鎮。在博物館里,有美麗的芝麻仙子雕像,有芝麻在中國在平輿的生長歷史探源,有以芝麻為引子的古代農耕社會集市人物雕像和民俗用品,更有須眾人齊喊“芝麻開門”才能緩緩開啟的奇妙機關大門。展廳里有琳瑯滿目的芝麻粒、芝麻葉、芝麻茶、芝麻餅,還有熱心的當地人對尚未上市但已有構想的芝麻面膜的介紹,我的天呀!芝麻小鎮里,除了有像士兵一樣整齊靜立的芝麻樁子,還有龐大成片的果園、荷塘與芝麻的遐想輝映。深藏在小鎮盡頭的小飯館,因為芝麻香就不怕巷子深的芝麻宴,讓人大飽口福……嗚呼,好一個小芝麻的大世界!芝麻開花節節高,芝麻作為一種植物天然具有的不屈和上進精神,已融入平輿人的骨血里,使平輿人不僅把芝麻做成了實業,還要把芝麻精神作為文化產業做到極致以分享世人!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個人高馬大,面色黝黑的農民實干家馮志合,不僅愛唱歌,會作詞,竟然還會譜曲!他的《香油歌》這樣唱道:
妹啊丫頭你莫走
提壺香油把你留
油中有我對你的真情
油中有你的溫柔
哥哥哥哥我不走
妹妹陪你磨香油
陪你磨到星星不眨眼
陪你磨到月亮躲村口
你莫走,我不走
推推磨,牽牽手
你莫走,我不走
種種地,賣賣油
你莫走,我不走
生活美,到白頭……
芝麻里榨出的,不僅有香油,還有鄉情。在笑倒無數眾人的畫面下,撥動了多少人久遠的鄉土情懷。
平輿人質樸卻愛詩。“中原有尤物,平輿白芝麻。特色優勢區,品正味郁芳。昔日之貢品,今共寰宇香。一品醉村城,再品傾國邦。世有萬物華,此物最牽腸。”平輿推介會上,一個芝麻研究員理工大姐,在認真介紹了“輿芝系”的栽培優勢和推廣應用之后,用操著河南味兒的普通話,羞澀卻不失自豪地誦讀自寫的《芝麻誦》,這樣古典文藝的詩句出自基層農業工作者,瞬間讓在座的人為之動容。
這是平輿人對芝麻的禮贊,這是中國農民對土地的深情告白,這是從幾千年前一路走來的中華農耕文明的傳承。她的詩,讓我想起《詩經》中《豳風.七月》的畫面,又想起小時候和媽媽一起拍芝麻的情景。那時候的我,因為年齡小而不能去地,在小孩子狹小的生活空間里,收莊稼就是盛大的節日,不能目睹收獲盛況的我失落地等在家里,看父母哥姐拉回玉米、花生、芝麻,看他們剝玉米,曬花生……這其中我唯一會干的,就是“拍”芝麻,把曬干的芝麻頭朝下拍出來,看著芝麻呼啦啦掉落,我的心也如四散蹦跳的芝麻一樣無比興奮。
芝麻,與平輿人的生存深深地交織在一起,芝麻是平輿人的衣食父母。平輿人愛芝麻,那絕對是真愛。奮進的平輿人,如同小小的芝麻,淳樸低調卻懷志厚重,小身軀里蘊含大智慧。這是平輿人的精神,也可謂是中國農民精神的優秀代表。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國古代先賢從觀測萬物生長來體悟世界,這句古語之境界正與芝麻開花節節高的意蘊相契。祝福平輿人民的生活節節高、日日新!
平輿,加油!
作者簡介
馬曉娟,女,回族,70后,洛陽偃師市人,洛陽市雜文學會副秘書長。愛閱讀愛藝術愛生活的法律人,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行走。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