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折翼天使 我市為2339名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
摘要:全市2000余名殘疾兒童接受康復及學前融合教育。下一步,我市將繼續抓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為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提供免費康復救助,開展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需求的摸底排查,確保符合救助條件的殘疾兒童應救盡救,給更多的殘疾兒童家庭帶來希望。
全媒體記者 劉金霞
“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在駐馬店市殘疾人康復中心,4歲的小帆在特教老師的指導下正在唱喜歡的兒歌。
“沒想到女兒還能唱歌,在這里,我和女兒看到了希望。”聽到小帆唱歌,母親劉女士熱淚盈眶。本應快快樂樂茁壯成長的小帆,卻在十幾個月大的時候被診斷為發育遲緩智力障礙。經過在康復中心近兩年的治療,小帆語言、認知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當得知女兒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樣上幼兒園時,劉女士知道屬于女兒的那片陽光已經到來。
在駐馬店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像小帆一樣的折翼天使還有很多,他們和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卻又“與眾不同”。隨著民生工程兒童康復項目在我市的開展,這些孩子得以在康復醫院接受專業的康復治療。在愛心的澆灌下,他們有些聾啞兒童學會了說話,有些腦癱兒童漸漸可以獨立行走,有些孩子還和普通孩子一樣步入了校園。
殘疾兒童是需要特別關心照顧的群體,2020年,省政府將“救助1808名殘疾兒童康復”納入民生實事。2020年,我市全年完成殘疾兒童康復救助2339人,占省下達1808名任務的129.36%,提前8個月超額完成任務,受到市政府通報表揚。
昨日,記者走進駐馬店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儼然像走進了一所幼兒園,五顏六色的墻上畫著小鳥、花兒,豐富多樣的掛飾隨風搖曳。然而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這里有支撐扶手、防撞保護等無障礙設施……圍繞在老師身邊的,都是患有腦癱、智障和自閉癥的殘疾兒童,但這并不影響隨處可見的笑臉與歡樂。
“殘障兒童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常人不知的困苦。他們的病痛難以完全治愈,但專業的訓練、家庭的關愛、社會的支持有助于孩子逐漸康復。”康復中心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將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納入民生服務實事,不斷提升服務保障能力,為殘疾兒童和他們的家庭撐起了一片天。特別是去年,我市推動學前融合教育發展,與北京學前教育協會合作設立市級學前融合教育發展支持中心,指導支持我市融合教育發展;與市教育局聯合成立了10所市級學前融合教育試點幼兒園,并統一授牌。全市2000余名殘疾兒童接受康復及學前融合教育。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抓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為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提供免費康復救助,開展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需求的摸底排查,確保符合救助條件的殘疾兒童應救盡救,給更多的殘疾兒童家庭帶來希望。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