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地”變身“增收園”
記者 閆海峰 通訊員 楊明華
初春時節,走進汝南縣常興鎮韓寨居委會村民董玲家,一股濃郁的田園生活氣息撲面而來。院子里,二層小樓被郁郁蔥蔥的綠意簇擁著,幾顆果樹上,粉紅色的花朵開滿枝頭;菜園里,萵筍、蒜苗等各種應季蔬菜青翠欲滴;豬圈里,十多頭生豬膘肥體壯……“別小看俺這‘巴掌地’,一年能有5萬多元的收入哩!”董玲高興地說。董玲家的變化只是該鎮發展庭院經濟、促進農戶增收的一個實例。
為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該鎮針對農戶房前屋后空地多的特點,集中時間對農戶住宅進行集中整治,引導農戶充分利用庭院內外、房前屋后、住宅附近的“巴掌地”發展投資小、見效快、風險低的小養殖、小田園、小果園、小作坊、小電商等庭院經濟,把“巴掌地”變身為村民的“增收園”。年過八旬的西王莊村王世勛老兩口,在鎮政府的大力倡導下,發展起庭院經濟,種菜、種藥、養殖禽畜、栽果樹,把房前屋后的“巴掌地”利用得淋漓盡致。“去年,養羊收入4000多元,養雞收入1000多元,養豬收入3000元,種果樹和種藥材收入2000元。”算起收入賬,王世勛眉眼里都是笑。
至目前,該鎮庭院經濟覆蓋農戶1萬多戶,戶年均增收5000多元。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