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八旬老黨員的初心 ——記固始縣汪棚鎮宋集村86歲老黨員余永秀
“大娘,感謝您的救命之恩,沒有您相救,就沒有現在的我。”3月10日,固始縣草廟集鄉棠堆村村民王傳高提著慰問品來到汪棚鎮宋集村,看望86歲的老黨員余永秀,一進家門,王傳高便感激地緊握余永秀的手。“你身體好了就好,我沒做什么事,攔個車,幫人一把都不算啥。”余永秀佩戴著黨徽,爽朗地說。
耄耋之年無私救人
時間回到2019年9月30日,清晨五點左右,天色微明。余永秀散步歸來,快到家時,看見路邊圍著幾個人,上前一看,原來是兩輛電動車相撞,一人頭部流血,傷勢較重,肇事者騎車逃逸。這名被撞者就是王傳高。
“我走近一看,地上已經淌了四五灘血了,人沒有昏迷,坐在路邊,問他話也沒反應,我想這得趕緊送醫院。”提起那個早晨,86歲的余永秀記憶猶新,思維清晰,“我就在路邊攔過路的汽車和三輪車,攔了幾輛,人家停下來,看到流了這么多血,都不敢帶。”
最終余永秀攔下了一輛鄉村公交車,司機是余永秀熟人,同意將王傳高帶去鎮上醫院,余永秀道謝之余,趕緊付了十塊錢車費。
“我當時雖然沒有昏迷,但是什么都不知道,事后聽說司機把我送到汪棚鎮衛生院門口,發現我昏倒在車里,又趕緊把我送到汪棚鎮派出所,派出所打了急救電話,我在縣中醫院治療了兩個多月才出院。我是顱腦損傷,顱內大量出血,隨時都存在生命危險,是余大娘救回了我的命。”王傳高握著余永秀的手,眼角泛淚地說。
“大娘,我出院后在家休養了大半年,現在傷完全好了,還能干活了,來給您拜年,謝謝您,祝您老健康長壽。”聽著王傳高的感謝與祝福,余永秀臉上樂開了花,嘴里不停說道:“舉手之勞的事情,算不得什么,不用謝我,看到你健康平安我也放心了。”
“有國才有家”
春日明媚,余永秀的農家小院也因王傳高的到來更加暖意融融。
據了解,余永秀老人于1959年入黨,已有62年的黨齡。剛入黨時,20歲出頭的她主動承擔起家庭重擔,支持丈夫參加志愿軍;20年后,她又把大兒子送上了對越反擊戰戰場;又一個20年后,兩個孫子相繼參軍。
讓余永秀記憶深刻的是1979年,大兒子劉長友上戰場。兒行千里母擔憂,更何況是去浴血奮戰。“那時候,我擔心啊!一有空我就拿收音機聽廣播,做飯淘米的時候聽,睡覺前也聽,就想知道戰況。我把大兒子送給了祖國,都沒想到他能活著回來。”提起往事,余永秀語調平靜地說。
“我在戰場上受傷暈了過去,醒來后,從戰友的尸體堆里爬出來的。”提起那段崢嶸歲月,剛做完腫瘤切除手術的劉長友語氣低沉。
“丈夫、兒子、孫子去參軍,我都支持。有國才有家,都怕犧牲,哪有現在這么好的日子。”余永秀說這話時,斬釘截鐵。
是黨員就要為人民服務
“余永秀早期在村里面當過婦女主任,婦女隊長,對支部、鄰里所有的事情都比較熱心,時時處處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汪棚鎮宋集村黨支部書記胡慶勇介紹說。
余永秀出生在舊社會,從小做童養媳,吃了不少苦,這使她特別關愛農村婦女,善于做婦女思想工作,在了解到誰家有困難時,總能及時伸出援手。
“我小時候日子多苦多難啊!現在的日子多好啊!好日子是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能不能忘本,要知道感恩。”余永秀感慨的說。“凡是我能幫鄉親們做到事,事再小,我都要用心去做,我是黨員,就是為人民服務的。”
幾十年來,老黨員余永秀的為民情懷得到了群眾的交口稱贊。2020年,宋集村樹立鄉村光榮榜,要評選一名“好黨員”,余永秀被鄉親們推上了榜首,正如光榮榜上所說:“幾十年來,她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當集體和他人與遇到困難時,能夠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誓言。”
責任編輯:姚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