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成為“上班族”掙錢顧家兩不誤

文/圖 全媒體記者 王朝朝 通訊員 張萌
拓寬就業渠道,促進村民增收,是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問題的重要舉措。今天,我們就去看一看,許多種了大半輩子田地的村民,是如何在自己家門口“上班”的。
3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汝南縣留盆鎮馮灣村弘博服飾廠生產車間,工人們都在熱火朝天地忙碌著(如圖),縫紉、裁剪、熨燙等每一道工序都有條不紊地進行,一片繁忙的景象。
“俺是剛過來的新手,正在學習呢。因為離家近,不出遠門就能掙錢,還能照顧孩子上學,在這里心里面很踏實。”工作間隙,與記者聊起工作上的事兒,楊寨村村民韓大會嘴角上揚,露出滿意的微笑。
提起縫紉,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心靈手巧的女工。記者在生產車間里看到兩名七尺男兒在認真地忙著手里的工作,成為車間里一道不一樣的風景。
在大余村蘇豫家紡生產廠房里,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有序工作,她們的巧手輕盈地對接著線頭,一絲不茍地制作床上用品。
“再也不用到處找活兒,每天清早忙完家務,幾分鐘就能趕到廠里上班,我也成為上班族了。在家門口就找到了稱心如意的工作,每天計件算工資,能有100元的收入。我一定會好好干,多賺錢。”對于這份工作,大余村村民何小白感到很滿足。
在馬王莊千碼服飾生產車間里,首先映入記者眼簾的是兩條橫幅,上面寫著“掙錢又顧家,政策頂呱呱”和“出門在外生活不易,村里就業家庭滿意”。臨近下班的時候,該企業的負責人召集工人們開現場會,為她們加油鼓氣,力爭多掙錢,實現“開門紅”。
“整個車間有70余名工人,都是附近村的婦女,中午我們提供免費午餐。現在政策好,前3個月有政府補貼工資,每人每天補助20元,她們一個月可以輕松拿到2000元。我們主要制作雨衣,一天能制成1000件,全部通過電商銷售,目前訂單充足,工人們也干勁十足。”企業負責人張經理介紹。
目前,留守人員大多數承擔著贍養老人、撫養孩子的家庭重任,加之文化層次不高、勞動能力偏弱,很難實現外出就業。另外一方面,部分村民平常靠打零工賺錢補貼家用,收入來源不穩定,常出現“一人賺錢,多人開銷”的問題。“企業聯村”模式,可以讓更多的留守人員在家門口“上班”掙錢,可穩定增加群眾收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近年來,汝南縣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推動企業入鄉到村,就業崗位入戶到人,讓那些留守婦女、因年齡偏大、技能不足等原因不能外出務工的村民,能夠在自己家門口就業。這樣,既讓村民掙錢顧家兩不誤,又激發了鄉村的內生動力,為下一步實現鄉村振興打下基礎,提供有力保障。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