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們,在這最好的時代 ——影片《千頃澄碧的時代》首映禮啟動儀式側記
摘要:“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是習近平總書記所作詞《念奴嬌·追思焦裕祿》最后一句,該影片也取題于此,寓意新時代脫貧攻堅的偉大戰役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處在這么好的時代,我很感動,感動于蘭考的滄桑巨變,感動于焦書記的精神永傳,感動于中華民族的繁榮富強。”
河南日報記者 馬濤
“把貧困趕出生活的家園,這就是民族復興的開始,實現中華兒女千年的夙愿……”2月23日上午,伴隨著深空合唱團及外景脫貧攻堅一線工作人員的深情演唱,全面小康題材重點獻禮故事片《千頃澄碧的時代》首映禮啟動儀式在北京中國電影博物館拉開帷幕,該影片定檔2月26日在全國院線公映。
首映禮現場,舞臺兩側的焦桐樹,紫花盛開、欣欣向榮。臺上臺下互動,現場氣氛熱烈,無論是真情講述影片內外的感人故事,還是用心推介電影、連線蘭考直播現場,總能讓人體會到一種深深的感動,感受到一股奮進的力量。
“涓滴之水可以匯成江河,民族和國家往前發展的車輪,有我們每個人推動的力量。”影片主演李東學、宋佳倫、蘇麗飽含深情演講《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是習近平總書記所作詞《念奴嬌·追思焦裕祿》最后一句,該影片也取題于此,寓意新時代脫貧攻堅的偉大戰役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處在這么好的時代,我很感動,感動于蘭考的滄桑巨變,感動于焦書記的精神永傳,感動于中華民族的繁榮富強。”談到劇中令自己最觸動的場景時,李東學回憶起了蘆書記和范書記圍在焦裕祿紀念像前的那場戲。抬頭凝視紀念像,想著彼時,焦書記完成了他人生那個階段的目標,而當下,蘆書記和范書記繼承了他的衣缽,完成了現在這個階段的目標。“就有一種突如其來的干勁,我覺得這是焦裕祿精神給我的力量。”
黃河岸邊,綠意盎然,美景如畫。連線蘭考直播現場,感受東壩頭鎮壩頭村群眾的幸福生活、黃河九曲十八彎最后一道彎的壯美,觀看短視頻《今天的蘭考》……現場嘉賓被黃河的美景、蘭考的新貌深深吸引。
曾經的蘭考,深受鹽堿、風沙、內澇“三害”的困擾,“一年辛苦半年糠,扶老攜幼去逃荒”,焦裕祿帶領人民群眾戰天斗地,奮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如今的蘭考,完成了向總書記作出的“三年脫貧、七年小康”的鄭重承諾,城鄉巨變,換了新顏,成為脫貧奔小康的生動見證。
策劃這部影片的初衷是什么?當主持人問到這個問題時,影片總策劃趙德潤不假思索地回答:“一是‘焦裕祿精神’永不過時,二是弘揚‘焦裕祿精神’要與時俱進。希望通過影片向全世界講好從‘精神高地’到‘經濟高地’的‘蘭考實踐’,講好脫貧攻堅的‘中國故事’。”
“我不再是以前的小我,因為我參與了這片土地和貧窮的決戰。”在影片《千頃澄碧的時代》的海報中,蘆靖生眼神堅定,望向遠方。朝陽下,沿黃河而行的蘭考民眾肩扛農具,正奔向決戰貧窮的幸福前方。
有夢想,就有方向,就能播種希望。首映禮上,伴隨著童聲合唱《追思焦裕祿》,現場嘉賓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來自蘭考的焦桐樹根。“樹根雖小,力量無窮;扎根泥土,定能長成參天大樹,變成‘千頃澄碧’,像咱家鄉的焦桐一樣。”作為河南老鄉,演員蘇麗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很慶幸,我們處在了這個美好的時代,我也會為這個新時代貢獻最好的自己。”
(轉自2021年2月24日《河南日報》)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