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傾訴
石新宇
悠揚的琴聲還在空中飄蕩,彈琴者的身影已漸去漸遠。看到他輕輕地搖頭嘆息,我明白那是在嘲笑我不懂音律。被遺棄的琴靜靜地躺在我的面前,悲涼和無奈頓時襲上我的心頭。我預感到了,他的嘲笑將流傳千年。我是那頭聽琴的牛。本來,我的形象還是相當好的。我可以耕地,可以拉車,可以為人類提供美味的食物、名貴的藥材和結實的皮制品。我的角還可以用作沖鋒的號或者飲酒的杯。就連長長的尾巴,也是頑童的心愛之物。他們用它去捕蟬,而捕蟬,是夏日里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但我對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草或麥秸果腹,我就心滿意足了。柳宗元作賦贊我一生勞作利滿天下,王安石作詩贊我“朝耕及露下,暮耕連月出。自無一毛利,主有千箱實。”魯迅說“我吃的是草,吐出來的是牛奶、血。”分明也是對我的稱贊。稱贊我的話,絕不僅僅這些,“初生牛犢不怕虎”“俯首甘為孺子牛”“不用揚鞭自奮蹄”……這些不都是稱贊我的嗎?我雖不及馬英俊善跑,但我相信人們是喜歡我的,他們把上漲的股市稱為牛市。牛,早已是做事漂亮氣派的代稱。當然,人們也創造了牛鬼蛇神、牛頭馬面這樣的詞語,可這些能說明什么呢?誰見過牛鬼蛇神,誰見過牛頭馬面?不要忘了,讓人們津津樂道的,是牛郎織女的故事。
我是那頭聽琴的牛。使我感到悲涼和無奈的,是“對牛彈琴”這個成語。這個成語一經問世,便如疾風閃電般傳遍大江南北。于是,我的原有形象轟然倒地,我頓時成為被嘲笑的對象。
其實,我是聽得懂那琴聲的。這不是我的辯解,而是現代科學的證明。我是聽得懂那琴聲的,正如鐘子期聽得懂俞伯牙的琴聲一樣。即使我真的聽不懂那琴聲,也只能怪他選錯了聽琴的對象,可被嘲笑的偏偏是我,這到底是為什么?
從來沒有誰去責怪那個彈琴的人。即便現在人們早已知道我被誤解了,又有誰肯改變腦海中根深蒂固的觀念?先哲孔子說過:“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話真是太有道理了。古往今來,知人者有幾?知錯而主動能改者有幾?
我是那頭聽琴的牛,我絕沒有責怪任何人的意思,也絕沒有申辯的念頭。這是由我們牛的本性決定的。稍有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夜郎并未自大,江郎亦未才盡。既然被誤解的不僅僅我一個,我又有什么必要為自己辯解呢?我只希望自己無怨無悔地走過平靜的日子,默默無聞地挺過被嘲笑的歲月。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