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農民利益 實施鄉村振興盼宅基地制度改革
摘要:我省鞏義市、長垣市、孟津縣、寶豐縣、新縣被中央農辦確定為新一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縣,將重點探索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的具體路徑和辦法。
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規范農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房管理,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是牽涉到我省6000萬農民切身利益的大事。
近日,我省下發《河南省農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辦法(試行)》。為什么要進行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村民新建、改建、擴建、翻建等自建住房管理有什么新要求,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宅基地自建房問題多多
目前我省在鄉村建設和管理中還存在許多突出問題:一些村莊缺乏規劃,建房布局不合理;一些地方建房缺乏風貌管控,農民想怎么建就怎么建;一些地方村民建房盲目攀比、好大喜高,自建房質量得不到保證,事故時有發生。
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申延平說,加強農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就是要把規矩立起來,讓村民建房有所遵循,真正讓農村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
當前,農村亂占宅基地現象屢禁不止,有的超標準占用宅基地,有的“一戶多宅”,有的建房“沿路跑”,有的違規在承包地上建房。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張興遼說,近年來,我省先后開展了“大棚房”問題、違建別墅問題清理整治行動,正在開展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清理整治行動,都是為了保護耕地。要從制度上杜絕農村亂占耕地建房的現象,促進農村建房集約節約用地,保護好寶貴的耕地資源。
一戶只能有一處宅基地
鄉村振興,規劃先行。省自然資源廳先后在全省組織開展了“鄉村規劃、千村試點”活動和“百鎮千村規劃”工程。目前,全省各縣(市)基本完成村莊分類和布局規劃編制,共有8300余個村莊完成了實用性村莊規劃。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規劃局局長張傳慧說,要結合鄉村建設行動,加快編制村莊規劃,2025年實現全省村莊規劃全覆蓋。
每戶農民到底擁有多大面積的宅基地才是科學合理的?省農業農村廳宅基地管理處副處長袁有生說,要以戶為單位分配宅基地,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嚴禁“一戶多宅”。
根據各地的情況,我省提出要嚴格按照宅基地面積標準進行審批。城鎮郊區和人均耕地少于一畝的平原地區每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二分(134平方米),人均耕地一畝以上的平原地區每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二分半(167平方米),山區、丘陵地區每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三分(200平方米)。
村民新增住宅用地要優先利用原有宅基地、村內空閑地和村周邊丘陵坡地。要嚴格控制新增宅基地用地,嚴禁占用耕地。村民按照規劃另址建房的,要按照承諾的時間無償退回原有宅基地。
改革中的中原鄉村更美麗
2月5日,全省參加農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現場會的代表,到長垣市丁欒鎮官路西村觀摩時,為這個村莊翻天覆地的變化所震驚。
從2018年開始,官路西村全面推行宅基地改革,利用騰退的土地建設了2000米長的宋代風貌長街,新建了黨群文體廣場、停車場等,走出了一條村莊環境美、農民收入豐、產業發展旺的鄉村振興之路。
長垣市委書記秦保建說,通過改革,農村宅基地糾紛多、超占多、多宅多、閑置多、布局亂等“四多一亂”問題得到逐步解決。
2020年年初,我省確定在長垣市、鞏義市開展農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綜合改革試點。鞏義市堅持科學規范農村建房行為,先后開展了農村危房集中排查整治、農村住宅通用圖集征集、建筑工匠培訓等活動,從設計、用材、工匠、施工、驗收等環節全過程把控農村住房質量安全。鞏義市市長張東輝說,未來將推動村民自建住房管理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宅基地管理機制,加強村莊規劃和村民住房風貌管控,切實提升農村人居生態環境水平,為美麗鄉村建設奠定基礎。
我省鞏義市、長垣市、孟津縣、寶豐縣、新縣被中央農辦確定為新一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縣,將重點探索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的具體路徑和辦法。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鄉村建設行動的啟動之年。我們只有把農村宅基地管理好,把鄉村建設好,才能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記者 李運海)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