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資源 規范管理 優化配置 西平縣文化惠民工程提升群眾獲得感
摘要:通過推行館站聯盟、共建共享機制,將縣文化館、縣圖書館及鄉鎮、街道文化站、行政村(社區)文化服務中心全部納入,從設備場地共享共用、圖書借閱流轉流通,到大型文化活動聯合開展、各類培訓統一安排,從軟件提升到硬件改造,實現互通有無、共建共用,充分發揮了現有公共文化資源的作用。
本報訊(記者 丁振 通訊員 田春雨 劉天鵬)“能在家門口享受這么精彩、溫暖、親民的文化盛宴,覺得很幸福!”日前,西平縣出山鎮羅崗莊村村民王芳看著該縣“送文化下鄉”表演的精彩節目感慨地說。去年以來,西平縣以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為出發點,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多措并舉扎實推進文化惠民工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整合資源,推動文化民生工作實施。為提高全縣文化資源使用率,該縣利用現有文化資源,積極整合各方力量,推動文化民生工作順利實施。通過推行館站聯盟、共建共享機制,將縣文化館、縣圖書館及鄉鎮、街道文化站、行政村(社區)文化服務中心全部納入,從設備場地共享共用、圖書借閱流轉流通,到大型文化活動聯合開展、各類培訓統一安排,從軟件提升到硬件改造,實現互通有無、共建共用,充分發揮了現有公共文化資源的作用。
規范管理,積極探索長效運行機制。為確保惠民項目良性運轉,該縣文廣旅局結合實際、創新思路,積極探索長效運行機制,制定了各項惠民工程管理辦法,并要求各項工程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不斷完善規章制度。同時,有計劃地對鄉鎮、街道文化站長進行培訓,切實提升他們的業務水平和責任心。堅持文化惠民項目公益性。文化館站全部免費向群眾開放,并適當延長開放時間,所需經費由縣財政承擔,納入縣級財政預算。
優化配置,切實提升文化惠民效益。在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基礎上,該縣對承擔的兩項文化民生工程開展了提質增效活動,提高了標準,增加了數量,擴大了效益。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范圍除兩館兩站的目標任務外,擴大到了全縣街道文化站、行政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補助中送戲演出在完成全年任務目標外,拓展到社區、學校,全年開展送戲下鄉演出達300場。
“如今,我們以黨建為引領,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把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作為提升基層群眾幸福感的重要抓手,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邁進。”西平縣委宣傳部負責同志表示。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