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農村電商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 李丹丹
近年來,正陽縣堅持把發展農村電商作為全縣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支點,依托全國花生種植第一大縣、全國生豬調出第一大縣、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等產業優勢,推進農產品進城、電子商務進農村,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縣已建282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電商經營主體已有8500多家。(《駐馬店日報》2020年12月5日2版)
電商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流通渠道,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力抓手。近年來,在電商的帶動下,農產品銷售方式正在發生改變,產地直銷、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持續涌現,不少農民將田間、大棚變身直播間,一些當地領導干部變身“帶貨主播”進行線上銷售。線上銷售讓農產品與市場的聯系更加緊密,電子商務正從消費端加速向生產端拓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電商平臺縮短了時空距離,既幫助農戶解決了產品銷路問題,也方便了消費者,很好地起到了銜接供需的作用。電商大有可為,我們要充分利用電商平臺讓更多“養在深山人不識”的優質農產品走進大市場,幫助農民增收致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電商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但農村電商發展也存在一些困難。比如,一些鄉村地處偏僻,存在網絡、物流“最后一公里”難題,一些農產品生產缺乏規劃,質量不高、同質化嚴重,難以融入電商鏈條等,這就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加強指導,加快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推動規模化種植、規范化管理,提高農產品的質量,要建立完善的電商生態體系,進一步暢通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等要素,通過有效引導讓農產品更加符合市場需求。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電商的發展需要人才的有力支撐,但目前農村電商人才還相對匱乏,很多人對電商并不了解,特別是對電商經營環節中的產品策劃、品牌包裝、宣傳推廣等缺乏足夠的認識。這就需要加強電商知識培訓,培養一批真正了解電商經營管理的人才隊伍,讓電商平臺更好地發揮助農增收的作用。
責任編輯:柳浩楠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