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藏"基地""二號人物"? 伊朗指美國"栽贓"
摘要:按照美方情報人員的說法,阿卜杜拉2003年在伊朗被“拘禁”,但2015年起居住在德黑蘭一處高檔街區,可以自由活動。美方認為,伊方可能在利用阿卜杜拉策劃襲擊美方的活動。截至14日,阿卜杜拉·艾哈邁德·阿卜杜拉仍在聯邦調查局的通緝人員名單上。
美國媒體14日援引美國情報人員的話報道,以色列特工8月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街頭開槍打死“基地”組織“二號人物”。
伊朗方面否認報道內容,指責美方散布假消息,制造“伊朗恐懼癥”。
《紐約時報》援引美方多名情報人員的話和保密文件報道,“基地”組織“二號人物”阿卜杜拉·艾哈邁德·阿卜杜拉8月7日與女兒駕車在住所附近時,遭兩名騎摩托車的人用裝有消音器的手槍連開5槍后死亡。
報道稱,槍手是以色列特工,按照美國方面要求執行暗殺。
阿卜杜拉·艾哈邁德·阿卜杜拉又名阿布·穆罕默德·馬斯里。今年8月7日是1998年美國駐坦桑尼亞使館和駐肯尼亞使館遭炸彈襲擊22周年。美方認定阿卜杜拉參與策劃那兩場襲擊,聯邦調查局懸賞1000萬美元抓捕他。
報道稱,阿卜杜拉是“基地”組織前最高頭目烏薩馬·本·拉丹的親家,是現任最高頭目艾曼·扎瓦希里的接班人人選。
按照美方情報人員的說法,阿卜杜拉2003年在伊朗被“拘禁”,但2015年起居住在德黑蘭一處高檔街區,可以自由活動。美方認為,伊方可能在利用阿卜杜拉策劃襲擊美方的活動。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賽義德·哈提卜扎德14日在記者會上否認《紐約時報》所報內容,說這是美國和以色列“編造的好萊塢式劇情”。
哈提卜扎德強調,“基地”是恐怖組織,是美國及其盟友“錯誤政策的產物”,美方企圖就“基地”等恐怖組織在這一地區所犯罪行“甩鍋”,“時而以向媒體泄露假消息的方式把伊朗與這些組織掛鉤”。
“雖然美方先前沒有停止拋出這種針對伊朗的虛假言論,但這在美國現政府已經成為固定做法,”哈提卜扎德說,“白宮企圖以這類說法在推動‘伊朗恐懼癥’方面取得進展。毫無疑問,這是針對伊朗人民發動的全面經濟戰、情報戰和心理戰的一部分。”
貝拉克·奧巴馬擔任美國總統期間,美國和其他多個國家與伊朗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伊美關系出現改善。然而,唐納德·特朗普就任總統后,美國政府2018年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并以制裁和軍事威脅對伊朗“極限施壓”,伊美關系陷入高度緊張。
截至14日,阿卜杜拉·艾哈邁德·阿卜杜拉仍在聯邦調查局的通緝人員名單上。(惠曉霜)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