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路上的責任和擔當
扶貧路上的責任和擔當
記者 李小龍 見習記者 劉 琳
日前,走進西平縣盆堯鎮葉寨村,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幢幢漂亮精致的小洋樓,一條條寬闊整潔的水泥路,一盞盞精致美觀的路燈,三三兩兩的村民或悠閑說笑,或圍著象棋正在決一勝負……處處呈現一幅幅和諧的完美畫卷。
“陳書記,我的廁所啥時候能蓋啊?”“濤來了,進屋坐坐不?”……記者跟隨第一書記陳濤走村入戶,所到之處,村民們都親切地打招呼。一聲聲親切的招呼聲中,彰顯了駐村過程中扎實的工作作風。
2018年,帶著組織的重托,西平縣農商行員工陳濤只身來到西平縣盆堯鎮葉寨村,成為一名駐村第一書記。他暗下決心:“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帶領駐村隊員和村‘兩委’干部一道給全村群眾交出一張滿意的答卷。”到村里后,陳濤沒顧上休息,第一時間走進農家小院,走進田間地頭,與村民、黨員干部促膝談心,了解村民當前最關心的焦點、難點問題,找準“軟散亂怨”癥結所在,為貧困戶排憂解難,傾情幫扶;用真情實意,帶領隊員將扶貧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窩里。
扶貧先扶志。在葉寨村,村民衡會蓮曾經是出了名的困難戶,如今她靠養羊致了富。“2010年,我丈夫被查出患有結腸疾病,常年靠吃藥維持,2016年病情加重,東拼西湊才勉強交了手術費,兒媳婦嫌家里窮,撇下剛出生不久的孫女就走了,至今不知去向,兒子承受不了打擊,也生病住院了,家里兩個病人每月光吃藥都花不少錢,全靠我一人支撐。聽說波爾山羊好養,養殖成本低,可由于沒資金,養羊的想法也就一直擱置著。”衡會蓮告訴記者。
陳濤到村后,了解到衡會蓮的家庭情況,主動為其丈夫辦理了低保,并申請了2萬元的扶貧資金讓她投資養羊項目。“剛開始沒經驗,就買回來5只羊先試著養,一邊學習一邊摸索,雖然養殖的過程中也有不少心酸事,但都挺過來了,兩年的時間從5只發展到50多只,這8只馬上就生產了,過不了一個星期又能多20只左右。”衡會蓮按捺不住高興。
建檔立卡貧困戶葉二賀,全家5口人中只有1人有勞動能力,由于家里人多地少,妻子患有疾病,生活貧困。正當葉二賀一籌莫展之際,他得知了扶貧小額信貸的政策。懷揣著脫貧致富的信念,他來到村委會,申請了2萬元的扶貧小額貸款,陳濤向西平縣農商行及時反饋,得到批準后立即幫助葉二賀在自家的土地上蓋起了鵝舍,引進了500只鵝仔,葉二賀每天早上5時多天未亮便起床為鵝準備“早餐”,每天晚上10時多為鵝備好了“夜宵”才回家,每逢刮風下雨等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鵝欄。他家第一批商品鵝出欄后,就獲利7000多元。“如今,商品鵝出欄幾批了,我也徹底擺脫了貧困戶的身份,多謝政府的政策好,也謝謝西平縣農商行對俺的扶持。”
為有效幫扶貧困群體,實現脫貧與解困相結合,陳濤根據貧困戶致貧原因,設立了扶貧公益崗位,為貧困戶拓寬脫貧致富渠道。村民王社會說:“聽說村里設置扶貧互助崗以后,我很樂意為大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還能通過自己的勞動換來積分,拿著這些積分在村里的愛心超市買些生活物品,挺高興的。”幫助農戶清運門前垃圾,打掃道路沿線衛生,就是王社會每天的工作內容。公益崗的設立,實現了貧困戶就業和環境提升雙贏。
該村干部介紹,近年來,對口幫扶單位西平縣農商行黨委把精準扶貧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出資6萬多元為葉寨村修建了村民游樂園、搭建了文化廣場,改善了村民文化娛樂環境;每逢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和每月26日,西平縣農商行負責人都會帶領員工深入葉寨村走訪慰問貧困戶,為他們送去生活必需品。如今,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干勁更足。
責任編輯:柳浩楠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