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日科普資料4
世界糧食日科普資料
4.我國糧食浪費現象不容忽視
2018年,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下資源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測算,2015年我國城市餐飲業僅餐桌上食物浪費量就在1700至1800萬噸,相當于3000至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量,僅此一項就完全可以彌補我們每年進口的主糧缺口。
其中,大型餐館、游客群體、中小學群體、公務聚餐等是餐飲食物浪費的“重災區”。大型餐館的人均浪費量最高,為每餐每人132克(大致是兩個雞蛋的重量),明顯高于整體平均水平93克;從浪費的食物結構來看,主食每餐每人約為23克,占25%,其中米飯和面食浪費量較高,分別占總浪費量的19.13%和13.66%;玉米和粗糧浪費量相對較低,約占1%。
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2015年《我國糧食供求及“十三五”時期趨勢預測》也指出,在消費環節里,全國每年浪費的食物折合成糧食約為5000萬噸,這些糧食可以滿足3.5億人一年的需要。
5.聯合國有關減少食物浪費的九個提示
為幫助居民改變食物浪費的習慣,聯合國針對糧食損失和浪費問題提出了減少食物浪費的九個簡單提示:
從小事做起——在家里減少食物份量,在餐館選用大盤共享;
不浪費任何食物——將剩余食物用于下一頓飯或另一道菜;
按需采購——應當理性購物,將所需食物列一份清單,并按清單采購,不要超量購買;
避免偏見——購買“丑陋”或形狀不規則的水果和蔬菜,因為它們只是看起來略有差別,但質量同樣好;
檢查冰箱——將食物儲存在1~5攝氏度之間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鮮和延長保持期;
先進先出——盡量使用先前購買的食品,而且往冰箱和櫥柜里堆放食品時,將先買的產品移到前面,將新買的產品放到后面;
了解日期——“保質期”表示食物可安全食用的最后日期,而“此日期前最佳”是指在該日期之前食物的質量最好,但之后食用仍然是安全的,在食品包裝袋上面還可找到的另一個日期標記是“此日期前出售”,它有助于生產商和零售商進行存貨周轉;
堆肥——出現一些食物垃圾可能無法避免,可以設立堆肥箱;
捐出余糧——分享即是關愛。
6.科學飲食 健康消費
家庭餐桌每餐都應該有米飯、饅頭、面條等主食類食物,各餐主食可選不同種類的谷類食材。采用各種烹調加工方法將谷物制作成不同口味、風味的主食,可豐富谷類食物的選擇,易于實現谷物為主的膳食模式。
在外就餐特別是聚餐時,容易忽視主食。點餐時,宜先點主食或蔬菜類,不能只點肉菜或灑水;就餐時,主食和菜肴要同時上桌,不要在用餐結束時才把主食端上桌,從而導致主食吃得很少或不吃主食。
7.居民家庭如何科學儲存大米、面粉、食用油
大米久存易劣變,家庭一次性購買大米不要過多,特別是在夏季購買的真空包裝或充氮包裝大米,開袋后要盡快食用。每次存取完大米后,要將開口密封好,避免大米氧化變質,夏季高溫潮濕季節,最好放在冰柜中冷凍保存。
面粉盡量購買小包裝產品,特別是在夏季,打開包裝后應當盡快食用,切勿存放過久,影響食用品質。未吃完的面粉應放置在陰涼、通風干燥處,存放溫度應盡量不超過20℃。切勿在光照或潮濕環境下存放,不能放置挨著墻角或者地面的地方。用布袋裝入少許花椒、大料,這樣可以驅蟲。
食用油一定要存放在陰涼干燥處,或用不透光的厚紙板做一個油瓶罩,罩扣在油瓶上,避免光照加速食用油氧化。塑料容器通常都具有一定透氣性,不利于食用油的密封儲存,所以盡量用玻璃瓶盛裝。溫度高于60℃時,食用油氧化速率顯著增加,油瓶要盡可能遠離火爐、暖氣等熱源。
責任編輯:柳浩楠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