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特刊

2020年10月10日,星期六,農歷八月廿四
中秋節國慶節把酒電影節 河之南天之中起舞光影里
你好,駐馬店!你好,電影節!
把酒邀月飲,相聚電影節。當中秋節遇上國慶節,當駐馬店遇上電影節,金風玉露一相逢,星辰讓光彩,秋澄萬景清。
這是駐馬店市繼第一屆、第二屆電影節后,再次傳遞千年古驛站的文化魅力,凝聚脫貧攻堅的磅礴力量。一場盛會,是對舉辦地的綜合檢驗,城市建設、人文素養、文化底蘊都在其中。我市把籌辦三屆電影節與城市建設管理、文明城市創建等結合起來,打造有秩序、有氣質、有品位的城市,體現駐馬店蓬勃的大氣、奮進的銳氣與拼搏的勇氣。
正如市委書記陳星所說:“2018、2019中國農民電影節連續兩屆在駐馬店成功舉辦,給億萬農民群眾奉上了精彩的視聽盛宴。電影節將‘三農’生活與影視藝術相融合,在營造豐收節歡慶與互動氛圍中,講好中國故事、講好農村故事、傳播好農民聲音,給駐馬店發展帶來了強大推動力,提升城市美譽度。”
一個約定、三次握手、十月相逢,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走進河之南天之中,在金秋的風里、豐收的樂里拉開帷幕!

★結緣 一個城市的詩和遠方
“花”落駐馬店只是起點,“花”開燦爛才是關鍵。“國字號”農民電影節緣何植根天中厚土?這源起一個重大決策:2018年起,國家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也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由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和中國科教電影電視中心發起的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國農民電影節,于2018年9月23日秋分那天,在素有“嫘祖故里”美譽的駐馬店市西平縣成功舉辦。這是一個美好的開端,開啟了一個城市對詩和遠方的追尋。
文化對于城市而言,是實力和形象,更是內核和靈魂。天中大地上每一項奇跡、每一個精彩都浸潤著天中文化的滋養,不斷為城市建設培“根”鑄“魂”。2020年,駐馬店市以鐘靈毓秀的歷史名城、綠色宜居的生態城市、面向未來的活力都市的形象躋身全國城市傳播百強榜(地級市)第75位。電影節落戶駐馬店不是一次美麗的偶然,而是一場盛世里的盛典。
在西平縣舉辦的首屆電影節上,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業勞模、農技專家、優秀農民代表和老、中、青三代影視演員等與數千觀眾現場互動聯歡,以精彩開幕式和大型公益演出,唱響豐收中國、歡聚天中主題,用特有的光影藝術向億萬農民奉獻一道喜慶豐收的電影盛宴。
第二屆中國農民電影節是在被譽為“中國花生之都”的正陽縣舉行。晚會以正陽紅色文化、民俗風情、農時農事為背景,以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典型人物和事跡為核心,設置了一個具有鄉土氣息的“農村大場院”,請雷恪生、王馥荔、楊在葆、張金玲、李谷一等老藝術家們和農民朋友們一起看一幕“露天電影”,享一場豐收聯歡。
對前兩次電影節的舉辦,電影節的總策劃,中國科教電影電視協會黨委書記、秘書長季林這樣介紹:“舉辦中國農民電影節宗旨是讓農民真正成為節日的主角,助力滿足農村干群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強化優秀傳統民俗和文化資源優勢,助力擴大地方知名度,打造鄉村文化振興的時代符號,讓廣大農民群眾真正體會到豐收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夢蝶 梁祝故里的景和煙火
說到第三屆電影節的舉辦地汝南,你想到什么?是董永遇仙地,梁祝化蝶處的美麗傳說?是天中山、悟穎塔等歷史古跡?還是雞肉丸子、涮牛肚等特色美食?
走進汝南、走近電影節,了解一座城的前世今生。
汝南是古老的。自春秋戰國時代建制以來,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建城史。一山一名寺、一湖一故里都有濃縮的歷史與涌動的文化相融,歷史的前塵往事與現實的活色生香承載著發展的腳步。
汝南是美麗的。這里有全國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庫宿鴨湖,有“人造洞庭”之美譽,最近又新晉為“中國漁都”;這里有亞洲最大的寺南海禪寺,整個寺院寶剎宏偉、建筑精美,被譽為亞洲最大的佛教寺院;這里有天下最小的山天中山,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親書的“天中山”碑文至今清晰可辨。
汝南是文藝的。天中山文化園、蓮花廣場的花事如唐詩連綿,濕地公園、梁祝公園的花海如宋詞蹁躚;天中麥草畫演繹著點草成金的傳說,民俗舞獅表演潤澤著每一個喜慶的日子,三橋野豬崗村“龍燈會”已經傳承百年,傳統面塑藝術讓小康的日子有點甜。
汝南還是秀色可餐的。自然之味如五香大頭菜,鮮香之味如雞肉丸子,家常之味如粉漿面條,童年之味如馬蹄馓子,初戀之味如椒麻雞,銷魂之味如涮牛肚……
汝南還是活力無限的。近年來,先后被評為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省級園林縣城,目前正在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國家園林縣城、國家健康縣城、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等。通過舉辦中國農民電影節,眾多藝術家和中央、省級主流媒體集聚汝南,可以全面展現汝南厚重的文化、產業的發展、鄉村的巨變,可以廣泛宣傳老區人民在新時代、在堅決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中的火熱奮斗激情,可以全景展現汝南“三農”發展的新風貌、新境界、新風采,可以進一步激發老區人民為實現“兩個更好”發展要求而拼搏奮斗。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舉辦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可以生動展現脫貧攻堅的成果,堅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汝南縣是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2019年脫貧實踐中汝南創新的“電商消費扶貧”模式被國務院扶貧辦和國家發改委列入全國電商扶貧典型案例。
美景映山水、美食迎客來,還有進入倒計時的第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十月的汝南意氣風發。這座內外兼修、光彩奪目的千年古縣,正向世人展示著與時俱進的深厚內涵!

★起舞 農民電影節的夢和未來
這是一場豐收季節的盛典。晚會分為致敬農民、致敬時代、致敬電影、致敬英雄四個篇章。主會場設計除了沿用“三農”以及“電影”元素外,還突出漁文化和水元素。現場星光熠熠,主持人劉棟棟、謝映玲、劉勁、顏丹晨,演員斯琴高娃、倪萍、鮑國安、雷恪生、岳紅、于月仙、孔琳、王茜華、趙亮、劉曉峰、閻青妤、來喜、于朦朧、徐子威、王小瑋、賈婷、李丹陽、斯琴格日樂……他們在稻香魚肥的季節,帶著對農業的熱愛,對天中的情懷走進天下之最中,見證豐收、感受發展。
這是一場助力脫貧的盛典。采取線上與線下結合方式,通過“云上影院”舉辦電影展映月,舉辦《關心農業 關愛農民 關注農村 振興鄉村影視文化產業》主題論壇、影視劇本創作研討會、鄉村影視創作采風等活動。開幕式晚會10月10日在宿鴨湖湖畔舉行。
這是一場見證小康的盛典。10月10日開幕式晚會中部會場設在汝南縣,并設分會場,通過外拍片等方式形成聯動。晚會突出豐收主題,展現豐收歡慶,并由農民代表向中國農業博物館贈送“七福葫蘆”和《瑞谷圖》;脫貧攻堅主題,邀請駐村干部到現場與全國各地的駐村干部代表視頻連線,給家鄉打call;農業科普主題,通過視頻和現場節目的結合,闡釋科教影視對于農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義;國際鄉村影視交流主題,與大使現場連線等引出數字鄉村建設和網絡扶貧的案例、農村電商等話題;農民短視頻原創主題;農民工復工復產主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化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腳下這塊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文藝才能接住地氣、增加底氣、灌注生氣,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電影節記錄新時代,展現精準扶貧的重大成果;書寫新時代,滿足農村干群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謳歌新時代,繁榮發展優秀傳統文化。
高站位、全國性、文化魂、傳播力、持續性……一個個關鍵詞定義著電影節。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第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正以特有的文化符號見證天中的脫貧戰役、講述農村的小康故事,彰顯時代之變、天中之美!
【提示】
主辦單位: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
記者:溫培雅
圖片:弓華靜
審讀:劉陽
編輯:王森
更多資訊關注:
駐馬店網(http://www.4huh31.com)
駐馬店日報微信公眾號
投稿至zmdsjb@163.com
市委民意快線:2600110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zmdsjb至10658300即可訂閱本報。
發送短信qxzmdsjb至10658300退訂。
資費3元/月,無流量費。
責任編輯:徐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