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剛:拍完《摩天大樓》也怕看了覺得自己厭惡
摘要:不過,焦剛也沒敢看回放,“確實那張嘴臉,自己看到也會覺得厭惡。”比如拍到顏永原顛倒黑白,訴說自己才是受害者的戲份時,焦剛真的把自己當成一個被毒害的可憐老人,甚至有那么一瞬間,連他自己都相信了那些“鬼話”。就在這時,話劇導演陳颙計劃執導一部音樂劇,希望焦剛能回國幫忙,做執行導演。
剛剛過去的8月,兩部懸疑題材網劇《摩天大樓》《非常目擊》同時熱播,還有著同一個大反派——演員焦剛:一個是人間惡魔,顏永原;一個是可憐又可恨的老謝,謝希偉。
不久前,焦剛接受新京報記者的采訪,他透露兩部劇拍攝的時候并沒有那么嚇人,私下大家關系也很融洽。不過嘴上這么說,焦剛自己心里也是有擔心的,《摩天大樓》中很多橋段他都不太敢看回放,怕“自己看到也會覺得厭惡”。
《摩天大樓》是“再續前緣”
焦剛出演《摩天大樓》的機緣,還要追溯到2017年他參演的電影《記憶大師》,那是他第一次與導演陳正道的團隊合作。
片中,焦剛同樣飾演了一個家暴狂。有一場在監獄的戲,他根據自己的理解,沒有延續家暴狀態下的激烈情緒,反而表現得很平靜。“走完戲,導演覺得我的表達很不一樣,當時段奕宏老師也在,我們一起討論后,導演最終決定按照我的理解方式去拍了這場戲。”這事兒讓焦剛覺得,陳正道導演的團隊給了演員很開放的空間。
所以《摩天大樓》籌備期間,當副導演給焦剛打電話說有個角色希望他能來演時,焦剛二話沒說就答應了。看他答應得如此爽快,副導演趕快補充說:這次依舊不是什么好人。
雖然兩次都是反派,但是焦剛也沒想太多。“《記憶大師》已經過去很久了,所以我壓根兒沒往這方面想。”對他來說,越是這種能挖掘人性更多東西的角色,反而更能吸引他,激發他創作的欲望。
不過,看完《摩天大樓》劇本后,焦剛著實也被這個角色氣壞了。但作為演員,他還是要去體會角色的心理。
大惡那場戲,自己也擔心
其實,焦剛和劇中飾演其妻子的演員倪虹潔私下關系非常好。有場家暴戲,走戲的時候焦剛懶洋洋地躺在那兒,手里拿著酒瓶子,倪虹潔說她要去上班了,焦剛的腳一下踩在倪虹潔的腿上。到了實拍,焦剛躺下的位置,把腿給擋住了,他干脆站起來,一把擰住倪虹潔的脖子,貼在她耳邊小聲說著狠毒的臺詞。導演喊完“咔”后,倪虹潔才緩過勁兒來,說了一句:“你好恐怖呀!”
成年演員都感受到了那份“恐怖”,幾場對兩個孩子進行傷害的戲份,起初也讓焦剛有些擔心。
他說,他很感激陳正道的細膩以及導演組對演員心理上的幫助。“當時導演組和我說,他們一定不會讓孩子去面對我表演的這些東西。”實拍時,顏永原抱起孩子進屋后,導演組就立即把小演員帶到了旁邊的房間并戴上耳機,避免受到外界的干擾。這樣,焦剛也能毫無心理負擔地演繹顏永原的大惡。“所以那場戲,我是對著一個枕頭演的。”不過,焦剛也沒敢看回放,“確實那張嘴臉,自己看到也會覺得厭惡。”
雖然飾演了一個惡人,但依然掩飾不住他參演《摩天大樓》時獲得的快感。比如拍到顏永原顛倒黑白,訴說自己才是受害者的戲份時,焦剛真的把自己當成一個被毒害的可憐老人,甚至有那么一瞬間,連他自己都相信了那些“鬼話”。
初到日本,蘋果都吃不起
認識焦剛的人,很多只是記得他在電影《立春》中詮釋的那個被旁人視作異類的胡老師,還有《萬箭穿心》中窩囊至極的馬學武,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焦剛最初主修的是鋼琴,畢業后還曾當過大學老師。
18歲那年,焦剛考入山東師范大學音樂系,兩年后主修鋼琴。畢業后,他進入山東濱州教育學院,籌建了藝術系,當了大學老師。
六年后,出于“提高自己的技能才能去評職稱嘛”的原因,焦剛選擇到北京考學,并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當年的中戲招收了第一屆音樂劇班,因為對表演毫無經驗,焦剛選擇了音樂劇導演專業。考入中戲后,他發現自己的專業其實和自己擅長的鋼琴根本就是兩碼事兒,但是當他接觸了完全不同的教育后,被音樂劇的魅力吸引了。
當時的中國,音樂劇幾乎沒什么市場,所以作為第一屆音樂劇導演專業的畢業生,焦剛畢業即失業。
在北京當了一年的北漂后,為了維持生活,他在報紙的夾縫中找了一份在文化公司坐班的工作。后來,在學校和老師的推薦下,焦剛連同六個同班同學考入了日本四季劇團。
在日本,作為一個語言不通的異鄉人,要通過競演保證自己的演出場次,才能有長期工資。焦剛記得前幾個月,大家下班天都黑了,幾個同學圍著一個水果攤上的蘋果能盯很久,“那時候一個蘋果要500日元,相當于35元人民幣,我們就感慨,什么時候能吃上一個完整的蘋果啊。”
兒藝導演,最討小演員喜歡
三年后,焦剛在日本四季劇團站穩腳跟。就在這時,話劇導演陳颙計劃執導一部音樂劇,希望焦剛能回國幫忙,做執行導演。焦剛第一次登上中國青年藝術劇院的舞臺就是參演陳颙導演的作品,在他眼里,陳颙導演對他有再造之恩。
可剛剛回國的焦剛,等來的卻是75歲的陳颙導演在一次工作中突發腦溢血去世的消息。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情緒調整后,焦剛想,既然回來了,就要發揮自己所學之長。一次機緣巧合下,焦剛幫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執導了一部舞臺劇,被兒藝的領導看中。
于是在他離開家鄉求學的第十個年頭,焦剛把關系遷入了北京,成了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導演。在那里接觸孩子成了常事,焦剛說,“我私下里可是非常討小演員喜愛的,每次都跟他們趴地上一起玩。”
與此同時,焦剛一直斷斷續續參演一些影視劇的拍攝,多是中戲的老同學叫他去演個“人體背景板”式的角色。直到接拍電影《姨媽的后現代生活》,焦剛才算是真正出演了自己第一個有分量的角色,也正是這次拍戲的體驗,讓他感受到了電影的魅力。隨后,他參演了電影《立春》《萬箭穿心》《記憶大師》等,只不過依然還是“小人物”,“對我來說,沒有小人物或大人物之分,記得當年在國家話劇院演戲,導演一直強調,每一個角色都有他獨一無二的經歷和獨一無二的心靈,作為演員就要去接近‘這一個’靈魂。”
采寫/新京報記者 張坤玉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