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 努力促進“兩個健康”
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 努力促進“兩個健康”
——訪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張新友
記者 曾富強 通訊員 王亞軍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發市場蘊藏的活力。市場活力來自于人,特別是來自于企業家,來自于企業家精神。’企業是駐馬店經濟發展的主體,企業家是最寶貴、最稀缺的戰略資源,是市場經濟中的‘關鍵少數’和特殊人才,是新發展理念的踐行者、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城市形象的塑造者和社會風尚的引領者。企業家精神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源泉,是企業家發現機會、創造價值的精神力量,是積極參與我市打造全國一流城市、實現高質量跨越發展不可缺少的精神動力。可以說,我市經濟發展之所以呈現良好態勢,企業貢獻突出,企業家功不可沒。”近日,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張新友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說。
張新友說:“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弘揚企業家精神,積極營造弘揚企業家精神、促進企業家成長、支持企業發展的濃厚氛圍和健康環境,培育出王守義十三香、藍天集團、昊華駿化、花花牛乳業等知名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全市民營企業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防控措施,勇于擔當、主動作為,不計利益得失,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主動加強與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部、慈善總會、紅十字會等部門對接,以各種形式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捐資捐物等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有920家(次)民營企業、商會和個人捐款捐物達7200萬元,響應速度之快、規模之大、參與面之廣,均為我市民營企業發展歷史之最,彰顯了民企效率、民企擔當和民企情懷,樹立了駐馬店優秀民營企業家的良好形象。”
張新友表示,市工商聯作為黨委、政府聯系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紐帶,政府管理和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就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下一步將主要從三個方面下功夫:
在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上下功夫。一是注重加強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建設。充分利用各種平臺載體,創新模式、完善措施,組織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和工商聯機關干部加強學習,引導民營企業家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二是積極參與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認真落實《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引導企業推進“五轉”工程,推動更多企業進入民營企業品牌培育計劃和中小企業扶持行動,協助政策落地落實,幫助降低企業各種要素成本。加強與市生態環境局的合作,推動民營企業加快綠色發展。加強與金融機構合作,充分發揮工商聯智慧服務平臺作用,組織或參與銀企對接活動,拓寬企業融資渠道。三是努力克服疫情影響。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程度更深、抵御風險的能力更弱,大家明顯感覺到購買力下降、消費疲軟、市場萎縮、訂單減少、成本上升、合同履行困難,很多已處于瀕臨破產邊緣。這個時候最需要雪中送炭、拉上一把。全市工商聯系統將拓寬思路、創新方法,幫助民營企業了解政策,用好、用活政策;引導企業結合自身實際,積極參與“雙百工程”“三大改造”,加快開展數字化轉型行動,搶時爭速跑出“加速度”,危中求機干出高質量。四是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按照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統一部署,積極參與民營企業“兩個健康”百縣提升行動,圍繞縣域經濟發展進行調研,提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建議,在全市民營企業和黨政部門、政策舉措和實際需求、幫扶服務和響應訴求之間,搭建一條直接對接、高效互動的通道和橋梁;推動異地商會開展回歸創業工程,引導更多在外成功人士返鄉創業。
在服務引導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上下功夫。一是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繼續聯合市紀委開展全市工商界“反對賄賂、親清政商”教育活動,開展守法誠信教育,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并建立常態化機制,引導民營企業在政商交往中堅持清的底線,潔身自好走正道、光明正大搞經營。進一步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向縣級工商聯和所屬商會覆蓋,指導縣級工商聯積極探索特色活動,推動商會因地制宜開展教育活動。探索實施年輕一代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促進計劃,舉辦青年企業家培訓班。命名一批新的教育基地,依托基地開展活動。二是加大教育培訓力度。繼續開展“天中商壇”“民營企業家進名校”等活動,組織企業家赴知名高校學習培訓,提高教育培訓的計劃性、針對性、指導性,提升培訓品牌影響力。指導各縣區繼續與專業培訓機構合作,開展普及培訓,擴大培訓的覆蓋面。改進教育培訓方式,發揮企業家副主席、副會長作用,讓企業家授課、宣講,加強自我教育。三是營造激發企業家精神的良好環境。大力弘揚“創新、執著、超越、開放、責任、誠信”的駐馬店企業家精神,利用各種宣傳平臺加大對先進典型,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表現突出的民營企業家的宣傳力度,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家積極參與光彩事業、公益事業,履行社會責任,讓優秀企業家精神代代傳承、發揚光大。加大向《中華工商時報》及省、市主流媒體的宣傳推薦力度,整合工商聯、商會、民營企業新聞平臺資源,聯合市工信局提高對知名民營企業和重點扶持民營企業的宣傳頻率及深度,大力營造尊重企業家、愛護企業家、關心企業家、服務企業家的良好氛圍,讓駐馬店成為企業家投資興業的寶地、發家致富的福地、做大做強的高地。四是繼續推動“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扎實開展。推動精準扶貧行動與鄉村振興結合,向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傾斜,力爭實現民營企業結對幫扶深度貧困村全覆蓋。發動直屬商會和民營企業開展聯合幫扶及消費扶貧對接活動,購買貧困村和貧困戶的產品及服務;加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工作力度,支持民營企業到深度貧困地區投資項目、發展產業,提供更多就業崗位。五是發揮光彩事業品牌引領作用。繼續聯合有關部門,推動“最美”系列大型公益活動持續開展。繼續推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積極參與光彩助學活動,號召全市民營企業家積極參與城市創建工作,慰問資助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困難群眾,使光彩精神繼續在我市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中不斷得到弘揚壯大。
在服務助力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上下功夫。一是扎實開展調查研究。跟蹤了解優化營商環境和“民企28條”落實情況,提出意見、建議。繼續開展民營企業季度運行狀況調查和評價營商環境工作,積極推動優化營商環境,為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加強民營企業調查系統建設,將執委以上企業納入調查系統,擴大調查樣本覆蓋面,把民營企業調查系統打造成調研工作的重要平臺。二是繼續加大參政議政工作力度。廣泛收集民營經濟代表人士的意見、建議,擴大信息來源,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和有關部門報送調研報告及意見、建議,推動有關問題解決。參加市政協雙月協商會,提出高水平的意見、建議;向市政協提交高質量的團體提案、大會發言,組織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參加重大座談會、協商會,為優化發展環境獻良策、建諍言。三是組織參與重大經貿活動。發揮工商聯資源優勢,依托商會組織,積極參與“招商突破年”行動,積極開展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全力做好中國農產品加工投洽會邀商工作,以滿滿誠意推介我市的營商環境、投資環境、發展愿景,吸引更多外地客商來我市投資興業。引導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市商務局等部門合作,為民營企業“走出去”提供精準服務。四是加強法律服務。加強與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等部門合作,建立法律服務新機制,為民營企業改革發展保駕護航。聯合市司法局繼續開展“法律三進”活動,做好《合同法》《公司法》等與企業生產經營密切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引導民營企業自覺遵法、學法、用法。積極參與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會議,同市人社局、市總工會一起,參與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時代需要企業家,時代呼喚企業家精神。駐馬店正處于高質量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企業家作用和企業家精神更顯得彌足珍貴。我們將大力弘揚駐馬店企業家精神,引導民營企業家勇擔使命、主動作為,敢為人先、砥礪奮進,全力以赴投身改革,集中精力埋頭實干,為駐馬店打造一流地級市、實現高質量跨越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張新友如是說。
責任編輯: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